
我屬靈的父親、我敬愛的孫亦因老師(Freddie Sun),(1936、2、13——2012、8、22)於二0一二年八月二十二日榮歸天家(腦癌和肺癌)於美國寓所,享年七十六歲。
非常榮幸地和孫老師同工整整十二年,一起旅行,一起服侍;我們情同父子,合作默契。每年和孫老師在一起的時間比別的同工都多。兩個月前,孫老師就盼望我能來看他,在病中兩次電話催促我,可因事奉忙碌及簽證等原因,沒能早日趕到。在孫老師彌留之際,終於來到他的身邊,只可惜再沒有機會促膝而談,心中充滿對孫老師的虧欠。
下午六點多,常姨、孫老師兒媳、同工天怡姊妹和我一起為孫老師頌唱詩歌「奇異恩典」。當唱到第三段「许多危險、試煉網羅,我已安然經過;靠主恩典、完全不怕,更引導我歸家」時,想到孫老師堅守信仰,為主受苦,大遭逼迫,卻至死忠心的一生,我的眼泪奪眶而出。在「將來禧年、聖徒歡聚,恩光愛誼千年;喜樂頌贊、在父坐前,深望那日快現」 的歌聲中,看著孫老師安詳地回到了主的懷抱。
對我來說,孫老師息了一生的勞苦,回到天家,亦悲更喜。「愛主忠心,廣傳福音」是孫老師最常講的、最喜歡講的;最多勉勵、最多挑戰的一句話,也是他畢生的見證。今特以此句話撰文,謹紀念我屬靈的父親孫老師。
孫老師的生命及事奉是我的榜樣!和孫老師同工多年,從他身上學到的很多,獲益良多;我會一生受感,受用無窮;並成為我畢生事奉之動力!
一、儉樸
孫老師出生於書香門第,富貴顯赫之家,但我眼中的孫老師卻一直過著極其儉樸的生活,儉樸的有些過頭,甚至是苛刻。
吃的東西,過了幾天也捨不得丟掉,發黴變質了,還要吃掉;當我們處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宣教旅途中,饑腸轆轆之時,孫老師會從隨身攜帶的挎包內翻出飛機上發的一塊乾癟的麵包或者幾塊小餅乾,成為我們的「美味佳餚」。穿的衣服,都十多年了,還在穿。背心到處都破爛了,還在穿。旅行用的行李袋也是如此。用的手表和手機都可以進博物館了,但他卻「始終如一」。
常常聽到孫老師說:「一想到西藏的孤兒,一想到天底下還有那麼多人吃不飽飯,就不能浪費。」他不是因為貧窮,也不是因為過不下去,而是因為他對神的愛,對靈魂的愛,才如此地簡樸。
當今是個大肆揮霍和極度浪費的時代,然而「一個上海的小少爺」,卻能一生堅持過著極其儉樸的生活,他屬於「另類」,但確是我們的榜樣和榮耀。孫老師幫助我認識到儉樸的美德,幫助我回歸到為了上帝,為了千萬靈魂,立定心志過簡單樸素的生活。
二、熱忱
孫老師喜歡分享,熱衷於宣講。每當孫老師登上講臺,他常會說一句話:「我是上了台,下不了臺。」不論是面對一群人,還是一個人;不論是課堂,還是旅途中;不論是清晨,抑或深夜。每當有機會宣講的時候,他總是精神飽滿,神采飛揚,樂此不疲。對於一個宣教士來講,能夠一生保持宣講的熱情,實在是愛主愛靈魂的真實體現。
很多時候,我勞累了,不想說話;很多場合,覺得不適合講話,就語止了。想到孫老師,才省悟到都是自己的「老我」在作怪,懶惰在作怪,事奉動力不足,愛靈魂的心冷淡。宣教士需要宣教異象,需要事奉動力,需要良善忠心,更需要宣講熱忱。我願意象孫老師一樣一生保持宣講的熱忱。
三、堅持
我體會的美國精神中其中一點是:「堅持到底,永不放棄」,這一點在孫老師身上表現的非常徹底。為了繼續並拓展中國宣教事工,為了旅行方便,孫老師放棄做人造肛門的手術。在行前曾說:「我不會退休,我願死在宣教工場。」五月二十日,他在北京和我道別時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還不老,我明年還會來。」
孫老師在病患中堅持(直等到我來到他的病榻邊,才安然地歸回天家),在旅行中堅持(無論是十多個小時的飛機,抑或一整天的汽車旅行),在講臺上堅持(始終堅持站立分享,不願坐著),在飲食上堅持(不管是新疆的羊油,還是西藏的酥油,抑或雲南的野菜),在使命上堅持,盡職盡忠,直至生命的盡頭。
一生堅持的事奉動力源泉來自于神對孫老師的呼召,也來自於孫老師對上帝、對弟兄姊妹、並對靈魂的愛。
孫老師是非常理性的人,感情從不外露。但他的愛在言語中,在事奉中,在生命中,在行動中,在堅持中真實豐滿地流露出來。
中國人習慣地講:「貴在堅持」,堅持不容易,堅持一生委實艱難,但孫老師做到了。他畢生堅持征戰、堅持奔跑、堅持信仰,正如保羅所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提後4:7)此也為孫老師的見證,他必得從神而來的誇讚與榮耀冠冕。
四、生命
可以說孫老師固執,也可以說他專制,還可以說他的分享不夠嚴謹。單單他個人的見證,我就聽過數十遍,但我從不感覺他的分享秙燥。即使是重複的信息,我也總能找出不同和新意來。
神藉著孫老師讓我謙卑。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傳道人能站在講臺上,而且連續站著講幾個小時,甚至幾天。這是從上帝來的力量!這是從上帝流露出來的生命!
孫老師並不偉岸高大,但他的生命非常嚴謹認真;孫老師並不高調外露,但他的生命卻非常的真實;孫老師一生有醫藥伴隨,而他的生命是那麼的淡定喜樂。孫老師是一個活生生的見證,一個豐盛生命的見證,他站在那裡成了一台戲,給天使和世人觀看,彰顯出來上帝的榮美。
五、忠心
孫老師鼓勵傳道人最多的話是:「愛主忠心,廣傳福音」 「同心合意,興旺福音」,「作良善忠心的人」。在這裡良善多指生命而言,忠心特指事奉及事工果效而言。
孫老師完全摆上,毫無保留,在基督徒互援會中國事工部成立二十五年以來,他每年要在中國奔波三個月的時間。他在中國的大江南北、沙漠平原、邊疆民族、海島山寨、高原峽谷中穿梭旅行,每年行程都在三萬公里以上,平均每天宣講三個小時之多。
按理說,七十多歲的老人應該享福了,應該享受天倫之樂了;別人都不明白,好不容易來到美國,為什麼還往中國跑呢?而且跑到偏僻、閉塞、貧窮、落後的邊疆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甚至高海拔嚴重缺氧的地區?
人都說孫老師是「傻子」,他也實在是上帝所喜悅的「屬靈的傻子」。他全部的心思、全部的關愛、全部的精力、全部的生命都系在中國、中國的教會以及中國未得救的同胞!
孫老師深愛的祖國帶給他的只有傷害、逼迫、打壓和監牢;帶給他的是15年的監獄生活;帶給他的是家破人亡、妻離子散。但是神愛中國,通過孫老師的忠心服侍,我們可以作見證。神的愛充滿像孫老師這樣的忠心僕人,因信進入世界,藉愛挑戰人生,事奉榮耀上帝。
殷勤忠心的事奉帶來神的祝福和滿滿的果效。孫老師就像耶穌所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许多子粒來。」(約12:24)因著孫老師至死忠心的服侍,成千上萬的弟兄姊妹由軟弱而復興;成百上千的神學生堅定自己的奉獻;成十上百的同工甘願勞苦喜樂的事奉,竭力地廣傳福音。
自從2006年孫老師得結腸癌並被神醫治以後,最後這幾年來,他最喜歡分享詩篇九十篇十二節的經文:「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出死入生的親身經歷使孫老師更加珍惜生命,愛惜光陰,充滿智慧,更加辛勤事奉。
他對我們這些晚輩的勸勉,讓我聯想到另一節經文,「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弗5:16)「光陰」在這裡不是指「量」的時間;而是指「質」的時間,就是「時機」或「機會」。「愛惜」的希臘文意思是「買贖」。我們的時間、我們的生命是耶穌基督用寶血重價買贖回來的。我們沒有資格為自己使用一分鐘時間、使用一分錢。一切都是從神而來,都是神的恩典。所以要學會愛惜光陰,把握住機會事奉上帝!
孫老師得著智慧的心,數算著自己的日子;抓住機會把每一天當作他最後一天來過,直至病倒在宣教工場上。孫老師這一生無怨無悔,非常完美地畫上了句號。
孫老師離開我們時,金色的夕陽照進房間。他安詳地睡到了主的懷抱。他息了一生的勞苦,榮歸天家了。
二十三日清晨6:30分,金色、燦爛、耀眼的陽光再次照進孫老師寓所客廳,照進我的心靈和生命。聖經說,每早晨都是新的。
新的一天開始了,新的生命、新的生活、新的更新、新的事奉開始了。
我充滿喜樂、充滿盼望、充滿感恩、充滿動力!!!
美國基督徒互援會(Christian Aid Mission)中國部 中國本土事工辦公室主任
Holy John 2012年8月23日7點30分
【本文經孫常愛清(Dorothy Sun)師母蒙允刊登】
基督徒互援會 孫亦因 孫常愛清 Dorothy_Sun Freddie_S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