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大家很熟悉的比喻。三種人對福音有三種不同反應,都不能結果子;第四種反應卻能令神的國生長起來。
這似乎是很簡單的比喻,卻很重要,而且很關鍵,是馬太福音重要轉捩點——講了門徒形成的裡外之分:誰跟從神和誰不跟從神,都從比喻裡分別出來。
鮑牧師要與大家探討的三個問題
鮑牧師帶領會眾環繞以下三個問題思想。
1.在撒種的比喻和耶穌的解釋之間,耶穌忽然引用以賽亞書第6章「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發沉,眼睛閉著,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回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的先知蒙召的訊息。鮑牧師將與會眾探討耶穌引用這句話的原因,以及從以賽亞書看這段經文的含意。
2.世上的憂慮為什麼會成為阻礙種子生長的原因,鮑牧師會說明人心裡的擔心與撒旦的關係。
3. 耶穌說好土能結出100倍,60倍,30倍的果子。鮑牧師將講這經文的特別處。
第一個問題:以賽亞書六章講的問題
在以賽亞書6章裡,聖潔的神出現,以賽亞知道自己的無能,然後出現9節「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發沉,眼睛閉著,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回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這樣令人震撼不解的話。
為什麼先知這樣說﹖鮑牧師說有兩方面:
真假先知的不同
鮑牧師對照了舊約裡,真假先知最關鍵性的不同,在於假先知只說安慰的話,不讓人面對罪惡;而真先知不會離開神的路,神的聖潔和審判。
神每一次的安慰都是通過讓人明白罪惡。他講了一個美國學者所講的故事:一個同性戀者來到教會,教會對他說「你的行為沒有錯」。那人很傷心,因為他原本希望在教會尋求救贖,但教會竟不指出他的罪,他覺得教會在毁滅他的靈魂,就像看醫生的人希望醫生指出他的病症一樣。
悔改是靈性復興的必要條件
鮑牧師說,每一次教會的復興所傳的不是人愛聽的訊息,而是提到罪時。18世紀美國教會大復興的講道都圍繞神的審判和人的罪。在鮑牧師提到在1995年一次復興中,鮑牧師母校的同學聽了見證後,神的靈感動每一個赴會者。同學們從晚上9時開始到翌日,一個一個走到台前,在大會預備讓大家提出學術問題的咪高峰前,一個個公開認罪,把最污穢的罪告白出來,如是者一連四天。有同學甚至把一袋袋不良的光碟雜誌和煙酒等違禁品拿出來,放在學校禮堂,令整個學校得到大復興。這所學校曾經歷多次大復興,今天產生了很多宣教士。復興不能不提人的罪。
造偶像的人和依靠偶像的人變成了偶像
以賽亞書6章9至10節,神對以賽亞先知說:「你去告訴這百姓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要使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發沉,眼睛昏迷;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回轉過來,便得醫治。」
這段聖經的背景之一,是烏西雅王駕崩前,因他沒拆毁一偶像,以致拜偶像之事仍在以色列中發生。
「有眼看不見、有耳聽不明白」是指偶像。在詩篇135篇15至18節有這樣解釋:「外邦的偶像是金的,銀的,是人手所造的;有口卻不能言,有眼卻不能看,有耳卻不能聽,口中也沒有氣息。造他的要和他一樣,凡靠他的也要如此。」
這段經文清楚地指「口不能言、有眼不能看,有耳卻不能聽」的,原來是偶像的形容。而下半節更是關鍵:造偶像的人和依靠像的人變成了偶像。
一個明星在電視上說,別人看我為偶像,但因為他們我才成偶像,但我的話改變他們的值價觀。鮑牧師說,我們是一貫製造偶像的群體,不單黃大仙廟的偶像。以賽亞書2章6至8節,寫了神離開百姓的原因是人敬拜自己手所做的偶像,包括財富、房屋、馬匹、車輛等等「這些身份象徵」,但這些都是人手所做的。
現今世代人的偶像
總的來說,以色列的偶像是拘人所依賴、以之為身份像徵,看得比神更高,以致越拜越受它的影響的東西。鮑牧師說,現代人亦有以色列人一樣的偶像——人最擔心的,最怕神拿去的。
鮑牧師深刻地剖析基督徒的實況:人生不斷的建造偶像——能用以鞏固自己的,建立自己身份的,所依靠的東西:車子、房子、工作、家庭丈夫、太太,甚至是善事和事奉。這些東西是人手所造,人所敬拜的,逐漸成了人的依靠。
我們就是建造偶像的神的子民。現代人因忙著建造偶像,不能把神的話語聽進去;因跟神太遙遠,所以講不出神的恩典:有耳聽不進去,有口也不能言——漸漸的自己變成了偶像。
鮑牧師說:神會把我們所建造的偶像一件一件拆毁,那時我們才會發現原來自己一無所有,會學會完全依靠神。「不拆毁偶像在神的國是沒用的。」
三個不好的土壤的問題
在撒種的比喻裡,三種荊棘的攔阻:撒旦、逼迫和今世的憂慮裡,「憂慮」往往令人費解,不明白為什麼與撒旦的工作相提並論。
耶穌在馬太福音6章說先說了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能又事奉瑪門又事奉上帝,然後才講憂慮問題,說了「你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的話。鮑牧師說,人憂慮的東西就是人的偶像,查看心中的憂慮,就好像「驗血」一樣,將偶像「驗」出來。
三種攔阻種子的東西中,憂慮看似層次不高,但事實上是最高層次。鮑牧師說,見鬼的人會找牧師、受逼迫的人會找上帝,但憂慮是撒旦的最高招數,用擔心來讓人敬拜偶像。信徒要反省自己是否為偶像禱告最多:健康、金錢、家庭、職業等。
以賽亞書記載的,是撒種比喻裡所譬喻的人的偶像:金錢就是今天的股票、馬相等於今天的車子,還有房屋。原來今天我們也在敬拜偶像。鮑牧師說若不悔改,我們的懲罰不會少於以色列人。
鮑牧師有一次到北美主持一個夏令會,那裡沒電郵、傳真和電話。他很深刻的感到自己似乎有剩下的東西。他說:「沒有這些可控制的東西,我們還剩下什麼呢﹖」
30、60、100倍的果子的含意
當時以色列人耕種的正常生產是4倍、9倍,即使是好土也不能結出30、60和90倍的果,因此馬太福音所說實在是超然的生長。馬太福音教導我們拆毁自己時就能造出超然成果,讓神用好土壤達成聖工。
馬太福音13章的種子和面酵的比喻說明了神會親自建立祂的國度。種子放下時很小,但神會顯為大,不是因為人有什麼了不起,但神邀請人參與神國度的工作,讓神國度擴張的奇蹟與人有分。
鮑牧師以以斯帖皇后為例,她起初拒絕拯救猶太人,但末底改說:「此時你若閉口不言,猶大人必從別處得解脫,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至滅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
這句話顯示了兩個要點:一、沒有以斯帖的參與,神也會拯救以色列;二、神讓你在皇后這位置上,就是為了讓她有事奉機會。這話可應用在今天信徒身上:神給人安排好職業並非讓人過安逸的生活,而是為讓人有機會事奉神。鮑牧師說:「神不需要我們奉獻,但不奉獻是我們的損失。」
鮑牧師說自己在1981年港九研經會上蒙召的經歷。當講員呼召時,神的愛在他心裡湧起,他直覺感到應該回應神的愛。他明白到:神欠缺我一個工人並無所謂,但我能參與神的工作是多大的榮耀呢!
鮑牧師作出呼召
鮑牧師呼召決心拆除心中偶像的弟兄姊妹起立,以致偶像不成為神的攔阻,並求神拆毁我們的偶像。在場近七成人站立起來;然後又呼召決定全時間事奉神的弟兄姊妺走到台前,數十人走到台前接受禱告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