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昨天晚上上网看到一则新闻,指某某超级市场已取消了维持只有一星期拒发免费胶袋予顾客的计划。事实上,我十分欢迎这个计划,较早前各大超级市场 都主动推广使用环保袋,又每星期二定为"无胶袋日",这样的安排,相信最重要是要提倡环保,而环保的起点,相信也是来自个人的生活习惯,我想不到自备购物袋有甚么困难 之处?因此我已惯常自备购物袋,有时真的忘了带备,也尽可能借用超级市场的购物车,也十分方便。上星期某某超级市场实行了索取每个两毫环保胶袋作慈善捐款,收费已很便 宜,但总算是迈向一个新的里程。可是这计划自上星期推出后,却被广大市民的批评,有的认为捐款去向不清晰;又有环保人士认为她们只是"博宣传",动机并非推动环保;甚 至我亲自听过该超级市场某分店的收银员说:"真的那么残忍?连一个(白色)胶袋都不给顾客?"结果,该超级市场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解释,主动终止了这个计划。 一间商业机构无非是以盈利为大前提而存在,如有商业机构能够配合社会道德、社会利益和社会成本作为经营的考虑因素,实属难得。诚然,上述公司并不是因为受著政府或社会 团体的压力而必须推行该计划,她们主动积极的推行,也不见得有何实质上的额外收益,社会人士应大力支持,可惜事与愿违。以上一事,是否反映到部份香港人的短视,凡事只 从小处著眼,缺乏宏观的视野和胸襟? 另一方面,以上事件也让我思想到,其实一个计划背后,除了需要有一个清晰明璀的异象和方向外,更需要时间及有效的方式将这些异象传递,还有那股背后不轻易放弃的使命感 ,计划才能够从序渐进及有效地实行。 想到今天我们承担著教育的使命,曾几何时何尝不是面对著种种的批评和舆论,而失却了起初的热诚和使命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句话对我们来说也许是似曾相识!求主赐 我们信心和勇气持守及回应从祂而来的明确的异象和使命;更要求主赐我们智慧分辨,甚么才是祂真正托付给我们,而不是我们个人自以为值得做的事;并求主赐我们顺服的心, 去履行一些自以为无可能,却是祂所看重的事情。 原载于〈伯特利中学牧函〉(2007年11月26日),已获许转载。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