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教士子女寻索宣教
出生于台湾父母是宣教士的Joy,在高中时跟随父母离开台湾到中国服侍少数民族,所以从小她就相信父母的教导相信有神的存在。
一次她与弟弟争宠心里很委屈时,内心响起儿童主日学背诵的经文"爱是恒久忍耐永不止息",内心被神的爱充满。她当下转念想:"不管家人怎么对待我,只要有神的爱就够了。"于是向妈妈和弟弟道歉,她说:"那是我第一次体会到神的爱可以改变人。"
高中毕业后,她偶然听到福音船"望道号"的消息报名当了义工。在到澳门受训的日子,一天读好几章圣经,从小在教会上主日学的她,惊觉此时才好像重新认识神,生命疯狂成长。"我很惊讶,原来圣经上都有我寻找已久的答案。我对神祷告:神啊!我不想再做自己了,我也想像圣经里的亚伯拉罕一样真实经历祢。"
这句"不想再做自己"的祷告就让Joy走出自己的世界,真实地看见一个神所造的天地,最终神带领她去到瑞典宣教。
服侍瑞典移民
近年中东难民潮爆发,许多阿富汗、伊拉克和叙利亚人大量涌入瑞典,就以2015年980万人口的瑞典已接收16万多来自中东和北非的难民,成为欧洲之军。而在重视人权与社会福利的瑞典,政府亦为难民提供住屋、每月补助金、就业津贴、儿童教育及医疗福利等。
可是这些人道措施并非因著基督教的信仰,Joy表示,瑞典已经几乎沦为无神论的国家,这些人道关爱只是上一代火热基督徒留下潜移默化在国民的脑海里。再加上当中有不少欧洲移民第二代,因自小被排斥变得很激进,所以瑞典是福音的广大禾场。
Joy分享指,在瑞典年轻一代不热衷信仰追求,很多更完全不相信神。她住在一个大学城,是一个约有6千多居民的小社区,大多是来自中东北非、亚洲和东欧的移民。Joy除了在宣教机构的服事,也参与当地教会青少年中心的工作,帮助移民二代融入瑞典。
她说:"很多难民和移民二代、尤其是穆斯林在家里和学校受的教育完全不同,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这间青年中心让他们聚会、打球、办活动、认识新朋友,也有许多人来这里学才艺,例如乐器和跳舞。这些活动可以凝聚他们的感情,也可以和瑞典朋友平等交流。"
她表示,服侍这群体需要长时间陪伴他们,不应用受助者或宣教对象来看待他们,而是把他们看作邻舍的心态,与他们参与日常的社区活动。有时送上心意卡、给他们一句友善的问安,对他们来说已是很有意义的事。
Joy本著一个信念还是继做下去,因她相信多与一个人在文化上能互相沟通,对方就少一份激进的行为,未来或许就能少一出国际悲剧。她但愿在这个时代基督徒能更多领受宣教的真正意涵,站在神所造的世界里切实去服事传福音与神一起完成大使命。
现时世界拥有195个国家、2000多个民族、72亿人口。当中有31亿人未信耶稣、20亿人一生从未听闻福音,从不认识基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