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明会呼吁香港市民继续捐款

香港世界宣明会至今共筹得逾港币1亿3,000万元

就是次亚洲地震及海啸灾难,香港世界宣明会今再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赈灾基金咨询委员会拨款港币350万元,用作印尼亚齐省的救援。连同较早前港币700万元的斯里兰卡和印度赈灾拨款,以及公众捐款,香港世界宣明会至今共筹得逾港币1亿3,000万元,当中已动用9,000万元支持宣明会在各地的救灾工作。 印尼是受灾最严重国家,目前死亡人数已超过10万人,当中大部分集中在亚齐。香港世界宣明会今次所获拨款,将可为亚齐省约2万个家庭(人次)提供包括﹕胶帐篷、衣物、卫生包、消毒剂、煮食用具及其他工具等。全部物资将确保在拨款批出后两个月内完成分发。 自灾难发生后,全赖各国及香港市民踊跃捐款,宣明会得以迅速向各国灾民提供紧急粮食、清洁食水、药物、临时栖身之所,及其他救援用品等,并且积极开展长远的重建工作。宣明会呼吁香港市民继续捐款支援数百万灾民重建家园,恢复日常生活。 以下为世界宣明会最新的救援工作情况﹕ 印尼 Ÿ 灾难后,随即与其他国际救援队合作,向亚齐省逾4,000名灾民派发由世界粮食计划署提供的14,000吨大米及饼干。 Ÿ 按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办公室(UNOCHA)编配,负责照顾班达亚齐1万个受灾家庭。 Ÿ 与其他救援组织合作,负责服务17个灾民中心内的灾民。 Ÿ 在班达亚齐设立临时办事处,并已向22,000名灾民派发大米、饼干、即食面,及派发1,020公升食水。另向逾4,000个家庭派发救生包及防水布。 Ÿ 已为300个家庭装设厕所。 Ÿ 正设立20所由临时帐篷建成的儿童中心,为身心受创的儿童提供支援。其中在班达亚齐一个已启用的中心内,已有超过90名儿童参与游戏、唱歌及绘画等活动。 Ÿ 与印尼卫生部门合作,协助重建当地医疗设施,例如救护车、病床及妇产科设施。 Ÿ 与印尼回教组织研究设立11所临时学校,为2,400名亚齐省儿童提供教育。 Ÿ 计划兴建4个设有供水及卫生设施、儿童中心及健康诊所的临时房屋中心,预计可容纳1,000至2,000名无家可归的灾民入住一至两年;现阶段政府已批出土地。 Ÿ 初步订出在亚齐省首4个月的救援及重建工作,约需港币7,800万元。 Ÿ 将租用直升机协助评估西部沿岸其他灾区需要。 Ÿ 已运送2辆救护车,及共30辆货车、吉普四驱车及电单车到灾区,以协助派发物资。 Ÿ 分别使用货车、船只及航机,将超过125吨救援物资运往班达亚齐,当中包括药物、紧急粮食、发电机、帐篷、净水系统、盛水器及衣物等。 斯里兰卡 Ÿ 灾难发生后,随即设立80个灾民中心,并向13个受灾地区包括加勒、安帕赖及马特勒等超过15万名灾民,派发熟食、清洁食水、煮食用具、衣物及药物等。 Ÿ 协助重灾区加勒的医院整理死伤者名单及尽快处理尸体,并购置针筒、口罩等。 Ÿ 向其中7个重灾区的5万个家庭,派发大米、罐头食品、药物、卫生用品、衣物及席垫等。 Ÿ 组织医生及护士到灾区提供诊治。 Ÿ 空运超过308吨救援物资,包括毛毯、防水布、发电机及汽车等。 Ÿ 订出为期一年的首阶段重建工作建议,约需港币3亿3,500万元。 印度 Ÿ 在灾后的首三天,为安得拉邦、泰米尔纳德邦及喀拉拉邦内12,000名灾民提供熟食。 Ÿ 向4万个家庭提供为期七天的粮食,包括大米、豆及煮食油,亦派发煮食用具、毛毯、衣服、药物及燃料等。 Ÿ 为纳格伯蒂讷姆区1,300个家庭提供医疗支援。 Ÿ 协助政府在喀拉拉邦提供清洁食水及卫生设施。 Ÿ 将展开为期90天的另一阶段救援,包括为受灾家庭提供船只、捕鱼网、儿童上学用品、其他日用品及灾后创伤支援等。 Ÿ 已开始计划长期重建工作,包括协助古德洛尔区2,000个家庭重建房屋。 泰国 Ÿ 灾后随即向甲米府灾民派发2,000个救生包;并向拉廊300个家庭提供粮食、清洁食水、药物、毛毯、衣服及煮食用具等。 Ÿ 续向甲米、攀牙、拉廊及布吉等南部四个府,派发大米、干粮、毛毯、衣物及煮食用具等。 Ÿ 向受灾儿童派发逾1,500套上学用品。 Ÿ 协助数百名在灾区工作的缅甸工人自愿回国。 Ÿ 与政府合作兴建250间临时房屋,并将安排栖身于帐篷的受灾家庭迁入。 Ÿ 将于日内派发6万盒纸包奶及3,000包奶粉予五岁以下受灾儿童。 Ÿ 正研究为受灾渔民提供船只、捕鱼网及贷款等。 Ÿ 已开始计划协助灾区重建设施,包括兴建学校、水槽及厕所。 缅甸 Ÿ 向高当及伊洛瓦底省2,500名灾民派发大米、食油、毛毯及药物等。 Ÿ 协助重建房屋、教育设施,及修补受损桥梁。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