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六旬獻身宣教 伍卓培先生夫婦見證

去年深秋蔡宇銓醫生往巴拿馬聖經學院執教密集課程,週末有機會訪問老友伍卓培先生夫婦,了解他們十年來離別舒適的美國生活,六十餘歲亦開始「向南走」,前往巴拿馬聖經學院受造就,然後置身他鄉,向華僑傳佳音的經歷。以下是他們的見證: 一、 如鷹展翅上騰(賽40:31) 心臟手術後,繼續向前奔跑 問:聽聞你在六十多歲時決志來巴拿馬中南美洲聖經學院就讀,期間還遇上心臟血管阻塞,要回美國施手術是嗎? 答:是的。2001 年初入讀神學,年中便發覺心臟裡因一條血管阻塞需要施手術,於是回美國醫治,康復後在2002 年初便回學院繼續學業。那段時期內心是有所掙扎的,因為三女兒剛入大學,前時自己開創之商業公司還未結束。但感謝神,妻子很同心,願與我一起傳道事主,還問我:「神在首位還是三女兒?還是事業?」那時三女兒還未信主。但是當我們踏上信心的路途,三女兒在大學時也歸主了。我也安心結束商務專心求學,三年後便結業了。 問:那麼你們的強烈的宣教心志是如何來的? 答:我倆信主時已年晚,並沒有事奉經歷,但心中渴望他人也得著福音的好處,於是參加短宣隊前往委內瑞拉(Venezuela),以回應曾在教會之差傳年會中承諾主的呼召。我還記得,那時候心中有點軟弱,坐在年會中,聽到講員的呼召,寫了小紙條給旁邊的妻子:「好不好回應?」她也同意,因我們同受感動。之後我們便開始往南美短宣,那是我們首次來南美,但是那經歷奠定了日後我們願意在中南美洲的華僑當中,為神獻身而服侍同胞。 二、主的「愛」的見證 「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賽42:3) 答:「 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賽54:10),神的愛吸引了我們,也使我們更堅信祂。我倆都生長在中國人傳統式的拜祖先家庭, 伍師母更是在佛教家庭長大。我倆婚後在香港經商,1969 年移民來美國,在紐約市開辦製衣工廠。由於生意不錯,無暇往聽福音,後來二女兒入大學,在團契裡認識耶穌,信了主。我的朋友也積極帶我往教會聽道。我的妻子Shirlly 出生之家庭,更是「迷信」中國傳統式的「佛教」,其父是佛堂的第三師傅,開壇醫病符籤等,但Shrilly從小不從其父所信,她入讀香港的聖公會學校,但她也不信基督教。當我們事業正是高峰時,年紀也進入「黃金歲月」,覺醒萬事虛空,唯到教會崇拜卻感到極大的平安滿足,於是我們便信主,並加入城中之主恩堂。那時不少移民從香港到來,教會又設立粵語堂的崇拜。信主後,我們把以前一週七天都工作的生活方式,改為五天工作,主日到教會崇拜。生活更因主的愛,把從前那崇拜金錢,視之如生命的心態徹底改變,漸漸把屬靈旅途的大小山崗都移開了。 問:Shrilly(伍師母)從固執迷信的家庭長大到成為信徒,有甚麼感想及經歷可與大家分享嗎? 答:如前所述,因爸爸迷信,媽媽在64 歲時又因病去世,故我憎恨父親續絃,和後母感情很差。從年青時開始,姑姊及叔父的家就變成了我的家,與父親更形生疏,父親也不理會我的人生走向。信主後,這成了我要爭戰和學習的課。因深深感受到主在十架上的愛,我便開始把錄音帶郵寄到香港給老父與繼母,欲與和好。有一年大女兒往香港探親,老父因中風後走路不便,在九龍彌敦道上,大女兒小心地以愛心扶持公公,使我很受感動,也自覺慚,「饒恕」父親的心便萌芽了。後來我們夫婦請老父繼母來美重聚、住在我家,感謝主,先生成為我們的「和平」使者。父親離世後,叔父姑母及親戚們很受感動,也開始往聽福音。 三、「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羅10:15) 問:老年夫妻有喜樂的時刻吧?你們是宣教士,事奉困難嗎? 答:有的。因身體健康及巴拿馬政策限制,我(伍傳道)在心臟手術後,每三個月要重返美國作體檢和試驗。感謝神供給我一切需用,不論醫療及生活費用,而且旅途平安及夫婦同心,亦屢見主恩;年年如是,雖然吃藥不少,但主恩更多。眼見神在巴拿馬僑胞的心靈中作工,我們不過是祂的工具,心中更喜樂!神學院畢業時,我們本來想到秘魯利馬傳道,神的帶領卻是把我們放在巴拿馬中部一個小鎮奇特利市(Chitu)的開荒工場,那兒的唐人只有一千多人,多是經營小型雜貨店生意。早上六時開門,晚上十時關門。夫妻及孩子住在店後一個房間,年年如是,雖然賺得一些錢,卻是內憂外患:內裡生活秙燥,夫妻孩子關係容易破裂;外則常要擔憂盜賊的虎視,及因之而來的生命危險。我們的關懷、鼓勵及不斷的探訪,把他們從一人到一家,從一家到各親友之家,都帶到恩主座前。開始由佈道所成立小教會,並且由遠近之信徒合資奉獻,購買了所租的房子改建成教會的樣式。 後來有兩位從聖經學院畢業的同學來工場接替,我們被邀請到亞理亨鎮(Arrajan)另一佈道所,亞理亨鎮離開巴京城約二十哩路,也如是三年間成立為教會,也購買了所租之房子改建新堂,感謝神的恩典,最喜樂的是祂的靈運行在華僑心中、家中,使喪夫喪妻(或因被搶匪謀殺;或因病逝),失戀、離異的(或因沉迷賭博,或因有「外遇」、姦淫),或病痛的,都來就近那安慰和拯救人的主耶穌,那就是我們最大的喜樂。事奉有困難嗎?有的。如遇上車禍,如思念遠居美國的三個女兒及三個孫兒,如看見那有些雖聽聞福音,卻仍耳聾眼瞎心硬的同胞……。但在那一切困境中,主的愛更挑旺我們事奉的心志。 北美洲不少「退休」年齡的兄姐們,你們也來吧,「向南走」,把福音送給在水深火熱中掙扎的同胞們;我們豈可空手見主呢? (本文轉載自福音文宣社第217期刊,由蔡宇銓醫生採訪)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