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廢物餐盒餐具居首 五招有效減少校園垃圾

救世軍「垃圾有金執」行動 學生收集垃圾製作棒形圖

校園廢物餐盒餐具居首 五招有效減少校園垃圾
同學將垃圾鋪在地面,以「棒形圖」統計各類垃圾的數量。
校園廢物餐盒餐具居首 五招有效減少校園垃圾
「棒形圖」顯示約26.6%是可「回收的資源」,如廢紙、膠樽和鋁罐;約40%是「餐盒、餐具和紙盒」;其餘的33.3%是「不可回收的垃圾」,其中包括膠袋、紙巾。(圖:救世軍)
為了令本港市民知道香港的垃圾及資源回收情況,並從中喚醒香港市民對垃圾分類的關注。救世軍早前舉辦了由中學生參與的「第一屆港島東青年社區領袖訓練計劃」,從6間中學的高中班房內收集了共30袋垃圾,進行分類後發現「餐盒、餐具和紙盒」佔的比例最高。針對調查結果,同學提出5項建議,呼籲全港學生合力減少垃圾。

這些學生領袖於2011年9月12日舉行了「垃圾有金執」行動,在 6 間中學的中四至中七課室內,收集了同學在小息和午飯時製造的垃圾,然後用小型貨車將垃圾運送到張祝珊英文中學進行分類。學生將垃圾鋪在地面,以「棒形圖」統計各類垃圾的數量。

完成分類後,學生們發現約26.6%是可「回收的資源」,如廢紙、膠樽和鋁罐;約40%是「餐盒、餐具和紙盒」;其餘的33.3%是「不可回收的垃圾」,其中包括膠袋、紙巾。結果顯示如果同學能夠自備餐具和主動把垃圾分類,運往堆填區的垃圾量便可大減70%以上。

就減少垃圾的方法,學生領袖作出下列建議: 1. 自備餐盒:同學光顧外賣時自備餐具,而學校附近的食肆亦可為自備餐盒的同學提供折扣。 2. 自用餐具:同學在校內用膳時使用自己的餐具。膳食供應商應棄用即棄餐盒,考慮使用可再用的餐盒盛載飯。 3. 中央派飯:若校方具備合適的條件,可採用中央派飯或即場分發的膳食模式。 4. 減飯策略:學生外出用膳時可主動要求「減飯」,而食肆可為減飯學生提供優惠,合力減少廚餘。 5. 善用回收箱:同學應更主動將可回收的垃圾放入回收箱,以減少垃圾量。

救世軍的青年社區領袖已將「校園垃圾收集行動」製作一段短片,透過傳媒報導、校園電視台、網上短片平台等途徑,將結果展示及分享,呼籲大家更有效地善用資源,減少浪費。

瀏覽網上短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cXvWv69GkkM

救世軍「第一屆港島東青年社區領袖訓練計劃」

由柏立基爵士信託基金撥款資助,於2010年12月開始,為期10個月。參加者來自港島東多間中學,他們經過一連串的訓練及工作坊後,於8月進行了六日五夜的台灣環保考察團。透過觀察台灣對垃圾回收的各項配套措施,令同學們深切體會到台灣市民對資源回收的重視及支持,更開始反思香港與台灣在此方面的差異。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