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与前瞻:新生协会晚宴见证过去 展望大屿山新院舍的未来

感恩与前瞻:新生协会晚宴见证过去 展望大屿山新院舍的未来
郑振华牧师(左一)与新生协会众同工合照。(图:基督日报)
基督教福音戒毒机构新生协会于1月22日举行农历年同工感恩晚宴,庆祝过去一年神给的恩典并感谢全体同工及各界人士的努力,逾50位嘉宾出席。

基督教新生协会成立于2001年,致力于协助戒毒人士重建生活。2021年,政府拨出大屿山群育学校旧校舍作重置院舍用途。新院舍占地12万平方呎,将设有医疗室、宿舍及教堂,提供身、心、社、灵全人发展服务,现正进行重建工程,预计2026年第三季完工及投入使用。

负责新生协会在大屿山改建的工程顾问公司派出代表,透过设计图讲解工程进度。计划在今年底前开始施工,并在接下来的两到三个月内招标,目标是今年6月开工,"希望在2026年底前峻工取得入伙纸,以便为社会提供服务,支持牧师和新生活的神圣任务。"

感恩与前瞻:新生协会晚宴见证过去 展望大屿山新院舍的未来
顾问公司代表透过设计图讲解工程进度。(图:基督日报)

三代人见证牧者的关爱

新生协会自创立以来在不同时期造就了许多生命的奇迹,包括第一代的钱龙玉、第二代的梁云峰,以及近期的吴苡琪。这都见证了一个个生命和家庭的转变,成为了协会持续服侍的动力。他们亦感谢郑牧师的亲自教导,锲而不舍的给他们机会改过自身。

吴苡琪与同为在协会成功戒毒的丈夫阿庭擕带女儿现身感谢郑牧师道:"他不断勉励我们如何走更好的路,叮嘱我们爱惜身边的家人,还给了我们许多机会去帮助他人,教导我们如何去做,如何走这条路。他经常与我们聊天,了解我们的需要,时刻提供帮助。"

国内事工关怀残疾无依无靠者

其中人称"波传道"的潘仲波透露二十年前进入新生协会戒毒,被郑振华牧师的身教言教感动,从不愿全心投入到全职参与事工,并且跟随牧师往国内展开福音戒毒的事工:"牧师对国内的残疾或无依无靠的人很有负担,在云浮市展开了事工,最高峰的时候有70人,尽管在香港事务繁忙仍抽出时间回大陆服侍。"

他又见证了郑牧师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牧师不仅在经济紧张时委屈自己,还带领团队克服困难,建设新的戒毒村,他真的像我们的父亲一样。"

吴苡琪与丈夫带著女儿出席感恩晚宴并分享见证。(图:基督日报)

盼社会改变吸毒者的刻板印象

除了协会同工与学员的见证,嘉从事设计和工程的郑伟轩(Anson)一直协助新生协会在大屿山重置院舍项目工程:"协会计划建设攀岩场和绳网等设施,这些设施不仅是为了度假村,还能帮助戒毒者进行训练和康复。戒毒者可以对社会做出很多贡献,而不仅仅是人们刻板印象中的那样,希望通过新生协会的活动,让全香港市民了解戒毒者的潜力和价值。"

郑伟轩认为,社会的互相践踏和不理解是导致吸毒问题的原因之一,而新生协会的帮助和支持可以改变这一现状,让戒毒者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平衡点,"培养他们做回正常的事情,我相信,不管出现太空油或宇宙油,戒毒者都不会再吸毒。"期望社会人士改变对吸毒者的负面形象。

郑振华牧师亦向本报透露,座落在大屿山的新戒毒村除了服侍戒毒人士,未来还有一计划:未来希望能够发展监狱事工,关顾大屿山附近石壁监狱、塘福惩教狱中的囚友,希望能够善用所得的资源服侍不同的群体。

郑牧师还提到,今年2月9日将继续参加马拉松跑步,为新生协会的重置项目筹款。协会获得了渣打香港马拉松主办机构赞助的70个名额,作为搬迁福音戒毒村的筹款活动。参与者只需捐助2000港元,即可轻松参加10公里慈善跑,无需为渣马名额奔波,他鼓励参与者邀请亲戚朋友支持赞助,所有款项将用于支持搬迁戒毒村。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