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與前瞻:新生協會晚宴見證過去 展望大嶼山新院舍的未來

感恩與前瞻:新生協會晚宴見證過去 展望大嶼山新院舍的未來
鄭振華牧師(左一)與新生協會眾同工合照。(圖:基督日報)
基督教福音戒毒機構新生協會於1月22日舉行農歷年同工感恩晚宴,慶祝過去一年神給的恩典並感謝全體同工及各界人士的努力,逾50位嘉賓出席。

基督教新生協會成立於2001年,致力於協助戒毒人士重建生活。2021年,政府撥出大嶼山群育學校舊校舍作重置院舍用途。新院舍佔地12萬平方呎,將設有醫療室、宿舍及教堂,提供身、心、社、靈全人發展服務,現正進行重建工程,預計2026年第三季完工及投入使用。

負責新生協會在大嶼山改建的工程顧問公司派出代表,透過設計圖講解工程進度。計劃在今年底前開始施工,並在接下來的兩到三個月內招標,目標是今年6月開工,「希望在2026年底前峻工取得入伙紙,以便為社會提供服務,支持牧師和新生活的神聖任務。」

感恩與前瞻:新生協會晚宴見證過去 展望大嶼山新院舍的未來
顧問公司代表透過設計圖講解工程進度。(圖:基督日報)

三代人見證牧者的關愛

新生協會自創立以來在不同時期造就了許多生命的奇蹟,包括第一代的錢龍玉、第二代的梁雲峰,以及近期的吳苡琪。這都見證了一個個生命和家庭的轉變,成為了協會持續服侍的動力。他們亦感謝鄭牧師的親自教導,鍥而不捨的給他們機會改過自身。

吳苡琪與同為在協會成功戒毒的丈夫阿庭擕帶女兒現身感謝鄭牧師道:「他不斷勉勵我們如何走更好的路,叮囑我們愛惜身邊的家人,還給了我們許多機會去幫助他人,教導我們如何去做,如何走這條路。他經常與我們聊天,了解我們的需要,時刻提供幫助。」

國內事工關懷殘疾無依無靠者

其中人稱「波傳道」的潘仲波透露二十年前進入新生協會戒毒,被鄭振華牧師的身教言教感動,從不願全心投入到全職參與事工,並且跟隨牧師往國內展開福音戒毒的事工:「牧師對國內的殘疾或無依無靠的人很有負擔,在雲浮市展開了事工,最高峰的時候有70人,儘管在香港事務繁忙仍抽出時間回大陸服侍。」

他又見證了鄭牧師的辛勤付出和無私奉獻:「牧師不僅在經濟緊張時委屈自己,還帶領團隊克服困難,建設新的戒毒村,他真的像我們的父親一樣。」

吳苡琪與丈夫帶著女兒出席感恩晚宴並分享見證。(圖:基督日報)

盼社會改變吸毒者的刻板印象

除了協會同工與學員的見證,嘉從事設計和工程的鄭偉軒(Anson)一直協助新生協會在大嶼山重置院舍項目工程:「協會計劃建設攀岩場和繩網等設施,這些設施不僅是為了度假村,還能幫助戒毒者進行訓練和康復。戒毒者可以對社會做出很多貢獻,而不僅僅是人們刻板印象中的那樣,希望通過新生協會的活動,讓全香港市民了解戒毒者的潛力和價值。」

鄭偉軒認為,社會的互相踐踏和不理解是導致吸毒問題的原因之一,而新生協會的幫助和支持可以改變這一現狀,讓戒毒者找到自己的價值和平衡點,「培養他們做回正常的事情,我相信,不管出現太空油或宇宙油,戒毒者都不會再吸毒。」期望社會人士改變對吸毒者的負面形象。

鄭振華牧師亦向本報透露,座落在大嶼山的新戒毒村除了服侍戒毒人士,未來還有一計劃:未來希望能夠發展監獄事工,關顧大嶼山附近石壁監獄、塘福懲教獄中的囚友,希望能夠善用所得的資源服侍不同的群體。

鄭牧師還提到,今年2月9日將繼續參加馬拉松跑步,為新生協會的重置項目籌款。協會獲得了渣打香港馬拉松主辦機構贊助的70個名額,作為搬遷福音戒毒村的籌款活動。參與者只需捐助2000港元,即可輕鬆參加10公里慈善跑,無需為渣馬名額奔波,他鼓勵參與者邀請親戚朋友支持贊助,所有款項將用於支持搬遷戒毒村。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