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瘾四力"遇上"五重医治"——福音戒毒研讨会分享终极戒瘾大法

「戒瘾四力」遇上「五重医治」——福音戒毒研讨会分享终极戒瘾大法
福音戒毒研讨会参加者来自不同宗派教会及社工人员,约50人出席。 | 基督日报/Isaac Leung
「戒瘾四力」遇上「五重医治」——福音戒毒研讨会分享终极戒瘾大法
刘民和牧师。 | 基督日报/Isaac Leung

台湾晨曦会福音戒毒总干事刘民和牧师、香港中文大学副教授莫文光教授,以及福音戒赌、戒瘾事工先驱萧如发牧师日前于基督教基协堂举行的福音戒毒研讨会上,深入交流助人戒瘾的心得,提出"戒瘾四力"及"五重医治"的综合戒瘾模式。

刘民和牧师:福音戒毒的精髓是拯救灵魂

刘民和牧师在福音戒毒领域深耕超过四十年,领导晨曦会成为横跨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及香港等地的国际组织。他强调,福音戒毒的核心并非流程管理,而是关怀每一位戒毒者的真正需要——灵魂的得救。"福音戒毒的精神,是用基督的爱去爱人,精髓乃在于拯救人的灵魂。"他在台湾设立学院,为服事者提供神学、组织与财务等全方位训练,坚持目标在于让更多人听闻福音、得以信靠耶稣。

刘牧师分享其生命见证——年轻时曾因吸毒误入黑社会,后来蒙恩信主,深知唯有基督的爱,才能带来根本改变。他提到,有次为寻找昔日打过他的黑帮成员时,对方虽拒绝听道,却因其女儿喜爱芒果,刘牧师每次拜访都带上芒果,最终感动对方决志信主并接受洗礼,印证了"爱"的真实力量。 

「戒瘾四力」遇上「五重医治」——福音戒毒研讨会分享终极戒瘾大法 
莫文光教授。 | 基督日报/Isaac Leung

莫文光教授推"五重医治":吸毒是灵界的问题

莫文光教授曾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于2008年退休后蒙恩感致力在中国、菲律宾及马来西亚等地建立福音戒瘾毒中心,帮助许多吸毒者藉著福音戒毒脱离罪恶及毒瘾的捆绑。他指出,现代成瘾行为不仅包括吸毒,还有色情、赌博及手机沉迷,当中吸毒的危害最为严重,影响个人健康、家庭及亲人生活。

莫教授强调,戒毒不能仅靠药物治疗,必须从属灵层面著手,让耶稣的福音深植于人的灵魂,从内而外带来医治与更新。他提出独创的"五重医治"理论,并撰写专著《五重医治.福音戒瘾毒》,阐述毒瘾根源乃因恶灵入侵,操控人的行为,染毒瘾者如同被渔夫用鱼饵诱捕,难以挣脱。他指出:"吸毒是灵界的问题,单靠药物无法根治,必须靠驱赶邪灵,让人从魔鬼的权势中获得真正释放。"

"五重医治"涵盖灵性医治、心思医治、情感医治、意志医治和身体医治,著重全人得救及生命重塑,当人从魔鬼的捆绑中得释放,便成为新造的人,进入崭新的属灵层面,开始生命重塑与成长,成为主的门徒。

莫教授分享多个赶鬼经历:曾有一名女士被邪灵附身,家人不得不用锁链将她锁住带来戒毒中心,经过赶鬼祷告后挣脱捆锁,生命彻底改变并接受福音得救。另一个男士戒毒后虽读圣经,却无法体会耶稣的爱,因为他曾修炼气功且有暴力倾向,身上仍有邪灵缠绕。莫教授为他祷告驱邪灵后,该男子开始真实经历耶稣的爱,认真读经,生命逐步更新。 

「戒瘾四力」遇上「五重医治」——福音戒毒研讨会分享终极戒瘾大法  
萧如发牧师。 | 基督日报/Isaac Leung

萧如发牧师:"戒瘾四力"助人成就新生

有"福音戒赌牧师"之称的萧如发牧师服务戒瘾群体数十载,退休后创办基督教基协堂,持续致力于基层服侍。对于"五重医治"理论,萧牧师回应指出:"心灵健康的人较不易被鬼附,然而吸毒者一旦染上毒瘾,意志薄弱,难以自制,魔鬼更容易趁虚而入。真正的生命改变需要圣灵的工作,必须以生命和神的话栽培。"

谈到为何部分戒赌者会重返旧习,他强调核心原因在于生命尚未真正成长。他说:"戒赌戒毒的时间不漫长,但生命成长的时间却很长,必须一路向著标竿直跑,忘记背后。"萧牧师也打趣说:"一生要成长,努力似耶稣样,要有斤有両"、"无成长,唔够斤両,魔鬼就拍掌"。​

因此,他集中提倡"戒赌四守"与"戒瘾四力"两大法则。"戒赌四守"即个人持守——不再赌博、借钱、说谎及伤害家人;属灵保守——要胜过魔鬼试探必须有神保守;家人看守——家庭重建是赌徒更新的目标,鼓励家人关心、看顾、商量与沟通;肢体携手——激励赌徒成为信徒,再作主门徒。 "戒瘾四力"则包括:个人愿意更新的力量,加上家人与教会的合力,以及上帝属灵的力量,这是更新人士得救的关键力量来源,具备这四力,人就能得救。 

他亦表示"戒瘾四力"与"五重医治"相辅相成,期待大家团结力量,共同推展福音戒毒,使更多有需要的人得著释放与祝福。

福音戒毒研讨会以"过去、今日、未来"为主题,参加者来自不同宗派教会及社工人员,约50人出席。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