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 山岭脚踪(二) 編輯室 2011年4月6日星期三 上午7:24 张宝华牧师一家在北美作巡回音乐宣教事奉时,期间,参加很多大型差传大会,明白教会在大使命上的重要角式。1970年被CNEC派往香港,随于1974年再前往星加坡,负责CNEC在东南亚的工作。张牧师自幼随父亲下乡,深负传福音的重担。故此张牧师一家四口,在星加坡一安顿,就立刻发觉星加坡四周都是宣教工场,有极大需要。他第一个探访的就是印尼的西加里多丹,深入达雅族。当他见到族人的需要时,他想起父亲向一位寡妇和四个孤儿伸出援手时,对他说的一番话﹕"宝华,你要记得,帮助人就是一种敬拜的行动。"他跟从父亲的脚迹,透过扶贫、帮助孤儿寡妇,和教育来将福音带给贫乏人。 "穷乏人必不永久被忘;困苦人的指望必不永远落空。"(诗9:18) 文革期间,张学恭教授被定罪下监,每天受刑两小时,最后是在桂林牢中饿死的。但家人去领遗体时,狱吏说,他是个好人,允许葬在狱内坟场,并可以在墓碑上刻上"主的忠仆"。透过这些,神把整全福音的概念给了张宝华牧师,他马不停蹄地到东南亚各处未有福音的山区,把神的爱和盼望带给当地人,以儿童助学和与工场上事工同作伙伴的方式,帮助当地教会和传道人成立学校,建立教会,孤儿院,培育传道人。同时,也协助星加坡神学院创办了圣乐部,培育了许多出色的圣乐事奉传道人。CNEC在张宝华牧师的带领下,在印尼西加,泰北,缅甸,老挝,柬埔寨帮助了四千三百学童,十三孤儿院,646位孤儿。最令人鼓舞的,有许多儿童助学金的学生献身事主;今天,有超过200位在工场上成为忠心的传道同工。 张宝华牧师于2006年把CNEC东南亚的棒子交给接班人,赖木森牧师。四十多年,他的心一直在湄公河沿岸的族群。接著来的几天,是众多得到儿童助学金帮助的孩子,成为传道人的其中两位的见证。 默想: 内心事务─诚心乐意 belev shalem u ve nefesh khafetsa (一) 我儿所罗门哪、你当认识耶和华你父的 神、诚心乐意地事奉他.因为他鉴察众人的心、知道一切心思意念.你若寻求他、他必使你寻见.你若离弃他、他必永远丢弃你。〈代上28:9〉 我们何不把这片语拿来一起学习呢?它是如此地重要与强有力,希伯来原文是 belev shalem u ve nefesh khafetsa。 现在我们把它分开来看看这里有什么,你将学到重要无比的功课。Cbelev shalem─这片语的第一部份包含两个字,"心"〈lev〉和"完全"〈shalem〉。可是我们一旦看到这,就意识到这翻译为"诚"的字,其实意思是"完全、安全、完整、完美、和平安"。是我们在耶路撒冷"在平安里建立"这名字里找到的字,此处的意思是完美、平安、完整的心。如果你想得到神的允许找到祂,你必须从内心事务开始,抛弃所有的浮华野心,你晓得的,就是那些没有永恒观点的东西。把压力与挣扎从手中放开,洁净你自己,你是在寻找一个圣洁的地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