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牧師:每一個信徒都要為主而活
神說:「我兒,要將心將我。」每一個信徒都要為主而活。
三種呼召、兩種形態、一種選擇
聖經對人有三種呼召: 1.呼召人出死入生——我們要接受耶穌、知罪悔改。 2. 羅馬書12章,神呼召我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基督徒別無選擇,只能為主而活 3. 神讓信徒選擇全職事奉。
獻祭兩種形態: 1. 舊約的形態——獻上牛羊鴿子等祭物; 2. 新約的形態——要將身體獻上,盧牧師笑言是「生勾勾的」。
別掉以輕心,放過最重要的選擇——出死入生,我們只能選擇得救。
要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
要選擇為主而活,有人說不願意,捨不得,是為自己活、為銅臭活。盧牧師說你是重價買來的,怎可不獻給神﹖
他曾做一個統計,4個100人的教會,問他們是否明白「為主而活」的意思,有沒有真正決定為主而活。結果大家都明白何謂為主而活,但立志決定為主而活的人,4間教會真正奉獻的只有20%。「這是香港基督徒現象,是生命的表現。」盧牧師說。「相信主很難過:我兒,要將心歸我。」
是聖潔的
我們的奉獻應為聖潔的,但現在價值觀念改變了,變得相對化,我們重視物質、「向錢看」。
我們的道德觀出現問題:讀聖經,但不清楚;基督徒知道不可奸淫,但心裡隨意動淫念;不殺人,但常罵人。
約翰說我們要有愛主的心,但我們承認我們又愛世界又愛天父:肉體情慾、眼目情慾、今生驕傲。約翰說:「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頭了」難道要拋棄愛世界的心嗎﹖盧牧師請大家愛天父的心比愛世界「多一點點」。
是神所喜悅的
我們的奉獻應為主喜悅。盧牧師叫大家別隨意奉獻,要真心奉獻。有時人的奉獻不誠實,如亞拿尼亞、撒非拉的欺騙,彼得嚴詞說他「欺哄聖靈」;聖經又記載了神特別讚賞寡婦的奉獻——她把養生的都拿出來了。
盧牧師說他很欣賞的一位真正為主事奉的使徒巴拿巴,他把所有一切都奉獻,神悅納這樣的奉獻。此外他又用愛心接納逼迫基督教的保羅,真正接納他,後來更到大掃請保羅做同工,最後他更成為第一對宣教士一員,與保羅同工。令盧牧師「心傷」的,是巴拿巴因馬可而與保羅分開之後,在使徒行傳沒再見到他。
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保羅以神的慈悲「求」你們,後面又說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順服於呼召是理所當然的:這是毫無保留的委身,以神為神,對神無條件投降、完全為主而活,這是理所當然的。
耶穌基督在人身上有絕對的主權——基督徒要完全奉獻、委身,不能說「不」。但現今基督徒充滿了個人主義、自我中心,有個很大的老我,不愛「委身」。但盧牧師說我們別無選擇,只能委身。「立志委身是生命的開始。」
不要效法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真正的委身有三個原則:
1. 不要效法世界——世上的人都「向錢看」,誰能視錢財為糞土呢﹖ 2. 要更新而變化——心意要改變; 3. 查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要常聽神的聲音,將心歸向神。
愛德華八世本應是君王,但卻為一離婚婦人放棄江山。後來與太太到了一土著的地方,聽到當地土著說:「我寧願有耶穌勝過做君王。」他放棄做君王,但卻不是為得到耶穌。盧牧師說,這應是我們的選擇。
我憑著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
有不同恩賜的信徒,不同的委身。基督徒事奉不應憑著才幹,應靠聖靈給的恩賜。
盧牧師說,「為主而活」是全職事奉的基礎。每個人都有恩賜,但要按信心大小,又要看得合乎中道——別覺得自己了不起,做不合自己的事奉。事奉者又要與弟兄姊妹好好合作。
盧牧師說自己是沒什麼恩賜的平凡人,雖有多方面事奉,但都不大合適自己:不愛行政工作、沒牧會的愛心、害怕佈道、不懂國語播音、寫作感痛苦、講道也不按規律……。但他的體會有兩點:「恩賜比才能更重要,對神的委身比恩賜更重要。」他只有一個單純的心:為主而活。
愛人不可虛假,惡要厭惡,善要親近;愛弟兄,要彼此親熱
盧牧師說要有充滿愛心的委身。缺乏愛心的話應找出更多愛。哥林多前書13章說明了知識、講道、神蹟,都不比愛重要。盧牧師說,愛心不多的要求主憐憫,多實踐愛。
戴德生小時立志到中國傳福音,但出國前愛上女教師。那女孩跟戴德生「談條件要他選擇要中國還是要愛情。那時戴德生未到過中國,但竟然放棄了眼前可見的女孩,選擇了未見過的中國。他顯出真正對神的愛和回應——這是真正有愛心的委身。
殷勤不可懶惰
盧牧師說很多人很「忙」——忙著看電視、打遊戲機、看小說、追「大長今」、「醫道」——這是貪愛世界,以致在靈修上懶惰。開始時可能還有點不好意思,後來就習以為常,開始在地鐵靈修,更不再事奉。
很多人說自己忙得死去活來,論事奉、傳福音,老推說「沒時間」,總說「晚一點」,不能殷勤。
有一個人決心到印度傳福音,那裡語言不通,傳染病特多。他出發之前看醫生,說他只有七年性命。他於是立即出發到印度,翻譯聖經,又到波斯事奉,最後因病安息。他在共6年半間拚命殷勤事奉。
盧牧師說:「有人活60年也沒意思,因為不願殷勤事奉。」
要心裡火熱,常常服事主
盧牧師說要有心裡火熱的委身,但總題是「將心歸我」。他問世上有多少人心裡火熱﹖可能火熱幾分鐘的人很多,但三兩個月的人不多。「不委身又怎可以火熱呢﹖」要多在神前委身。
委身是「一生一世的」,是對神的立志,也是過程。委身是持續的,直到安息那天才止。「健康的生命必需有正確的委身,要保持心裡火熱的委身。」盧牧師說。
保羅心裡有一把永不熄滅的火,他說:「不傳福音我就有禍了,把不傳福音看成「欠債」:欠外邦人、同胞的債。你現在平安,但不傳福音就有禍了。這是真正心裡火熱。
委身應是全面的事奉
用數學理念來說,事奉應是「點線面體」的委身。
點的委身:現在立志委身的一點。香港教會應重新思想立志要有100%的信徒的委身。 線的委身:奉獻應是一生的委身為主而活。假如現在閒懶,要呼喊求主拯救,重新委身; 面的委身:事奉應是全面的。每個人都是整個教會的一份子,應積極、努力彼此相愛和事奉,以致教會能為主發光。 立體的委身:不應甘於成為某一堂會的事奉者,因為神是胸懷世界的神,更吩咐人往普天下去,所以應不斷傳福音、差傳。
有位弟兄本以補鞋為業,但他發現世上很多人不認識耶穌,於是他就在基督教沒有差傳的時候研究東方異教徒信主的可能性,結果他發現沒差傳不合神心意,就成了第一個委身差傳的人。他說「向神盼望大事,為神成就大事」後來他興起基督教的差傳運動,一生在印度傳福音40年,興起很多人作宣教士,成了「差傳之父」。
盧牧師說這是真正的委身:「你未必要做宣教士,但無論如何都要委身,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
最後盧牧師帶領會眾作結束禱告:
我們誠心地、謙卑向你禱告。你說:我兒,要將心歸我。 他們為你而活,今生今世歸你。這裡的會眾都是你的寶血買來的,求你幫助我們別虛度今生,願被你的愛感化,作獻身委身。我們向你簡單禱告:求主用我們。
大會呼籲城浸弟兄姊妹到轉播站參加,轉播站弟兄亦到城浸參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