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志偉牧師表示,他們這次回答的題目,都是參與教新的教牧成長或者長執訓練課程時候教牧和執事們提出的,表示問題確實存在,雙方兩者有張力矛盾的時候,所以舉辦這次教牧長執交流會,將調雙方之間的「信任、協調、同工」。
教牧、長執應該如何分工最好?
趙錦德牧師表示,此問題對今日的教會很難界定,因為許多華人教會缺少教牧,以致本來入職時不需負責工作也要去做,比如一個教會主任牧師離開,本來是教育部的要去講道,但是講道不是他熟悉的。所以要注意請同工的時候要界定清楚職責的範圍,請能夠勝任的人,但同時也有彈性的,因應教會情況可作出調整和修訂。
「團隊牧羊,但是身份要清楚。」趙牧師指出,現教會有一個錯誤的觀點,長執請人來牧養教會,以為只是牧養信徒,不需牧養長執的;而牧師自己本身也不清楚自己要牧養長執的位置,以為只是牧養信徒。他說:「牧者不是被長執監管的位置,要有膽量去牧養長執。」
牧者和長執之間發生誤會和不和,如何去復合?
或者更嚴重一點的,牧者和長執間已經有摩擦,如何修補?趙牧師回應說,首先大家要記住不和的背後,其實雙方都是愛神、愛教會,都是為教會好,這是毋庸置疑的。然後要看不和的原因,成熟的一方可採取主動商談,談的時候態度要謙卑,方法要正確,願意打開溝通的門,彼此交心。
趙牧師說,誤會和不合亦是一個機會去交流意見、互相磨合,進一步互相理解。
用錢上一方理財保守,一方信心在前,怎麽辦?
鄧達強牧師以自己的多年牧會的經驗回應此問題,他意見是「教牧可以不理財,但是需要去教導。」他說自己在教會很少管理錢財,鼓勵長執按自己的信心作決定,但是一定要多教導信徒信心,從小開始,比如教導10-1奉獻,也教導信徒學習1-10的信心,指有10元當100元來用,有1000元就當10,000元來用。他補充說,做任何事,最要緊的是異象清晰,然後有相信上帝將供應所需要的信心,。
如何選出好的執事?
趙牧師說,好執事首先要是一個“GOOD CHURCH MEMBER”,包括認同教會的使命、熟悉教會的傳統,愛教會等等。
他並指出其實此問題更深的隱藏起來的問題不是找人的問題,而是沒有訓練接班人的問題。許多華人教會的執事年齡多超過4、50嵗,缺少後來者,所以每逢選執事的時候,差不多誰的名字被提名就即被選上。
教會和執事要明白,執事影響到教會事工發展和教會增長,是一個重要的位置,被選上是一件非常榮幸的事,代表衆人都信任你,同時教會要培育他,按他的恩賜和能力等等給予訓練,栽培成長。
牧者順服長執,還是長執順服牧者?
趙牧師這裡指出深層的華人教會常常忽視的問題,牧者的職責不只是牧羊,更要讓羊日後成為牧者,牧羊其他的人。所以牧者是一個領導的角色,不單是領「羊」去青草地吃草,還要讓羊成長,成為牧羊人。
趙牧師接續解釋,這裡的服從不是服從人,而是服從上帝。首先上帝的心意就是異象,牧者要帶領教會找到這個異象,然後順服上帝的心意去走,注意這裡不是順服牧師去走,中心在於上帝。另外會衆和長執對牧者有期待和要求,這會產生張力。但是牧者要明白上帝旨意,按照上帝要教會走的方向去走。
趙牧師說,牧師有上帝給的權,讓所有人順服上帝;但是同時要留心不要以自己雄心壯志為前,不然會產生帶領會衆去成就自己的心志的危險。「不是成全我自己的夢想,而是找出神對教會的心意。」
教牧長執:靈友、隊友、戰友,同在主的召命下
最後趙牧師以一條鏈子表示雙方之間如何合一同工,鏈子中間是「聖約的關係」和「元首的召命」,表示牧者和長執的位置都源於與神聖約的關係,和神的呼召。鏈子每一環,環環雙扣的是「相同的價值」、「清晰的目標」、「重恩賜不錯配」、「成熟的屬靈品格」、「靈友、隊友、戰友」、「良好的溝通」和「互信」等。
會上胡牧師引用第五屆華福彙報指出,「教牧和長執關係良好,可以一同克服私人或者公衆的困難,教會就必興旺;若教牧和長執關係十分惡劣,只有加添、擴大四人或公衆的困難,教會就必衰落,這幾乎是不可變更的現象。」所以「教會和長執關係是教會興衰的關鍵」。所以支援教牧長執的「教新」繼續為教會舉辦多個課程,比如執事成長學堂、堂主任訓練課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