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滕张佳音教士父母均已安息主怀。当年她的父亲中风后半身不遂,特别左边行动不便,吃饭、写字及语言均出现障碍,后来更患上肠癌,长期与病患为伴,在美国休养。
比起身体上的痛苦,病患对年轻时为家中支柱、养育八个孩子成人的父亲的心理打击更厉害,令他情绪起伏甚大,甚至拒绝接受到家中帮助他起居生活的看护人员,于是母亲只好辛苦地肩负照顾父亲起居生活的重任,结果或许因为身心透支太重,连母亲后来亦接连患上鼻咽癌及肠癌,在病患中渡过余生。
滕师母曾有一年时间左右放下当时某机构总干事的工作,专程跑到纽约陪伴病患的双亲,在那里有相当难忘的回忆。她忆述,每个主日她都会陪父亲到附近最近的华人教会做礼拜。父亲总是很早开始准备出门,但由于行动不便,每次到达教会那三层高的礼拜堂时,礼拜已到尾声了。所以在父亲的安息礼拜上,牧师亦特别提到这件事,笑说每次当这位老弟兄从家里走到教会三楼时,已是他祝福的时间了。虽然这样,这位老人却赢得全教会弟兄姊妹的欣赏。虽然身体有缺陷和残障,但却仍努力渴慕到教会听道并接受祝福,十分难能可贵,激励不少年青信徒。
她忆怵后来父亲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不能出门时,他仍然在主日穿好衣服,走到客廰,于是滕师母兼任主持、讲道、祷告、祝福,为父亲举行崇拜。再后来父亲连穿衣走路都不行时,他就躺在床上,眼望著挂在墙上的十字架,举起手指敬拜神。
母亲亦在病患中积极传福音。患鼻咽癌令她声音沙哑,但她仍坚持每天唱赞美献上给神,后来肠癌做了切肠手术后,她仍带著伤口出去散步,向路上遇到的每个唐人见证福音。
虽然身体有软弱,这两位老人都为主作了美好的见证,值得今天的年青信徒反思。滕师母更以此激励身体有残缺的人不单可以向同样有残障者传福音,更能通过身体的软弱作见证,给健康的人传福音。
伤残人士城巿宣晚会是回声谷伤健福音协会举办、第二届伤残人士福音事工研讨会的一部份。研讨会探讨了向伤残人士传福音的使命和方法,并设有工作坊,研如何向听障、视障、智障、肢体伤残、沟通障碍、精神康复者及多重及长期病患者等传福音的技巧。请留意本报的详细报导。
相关新闻 神学院讲师:教会和神学需要更多关注伤健群体 占全港人口6.6% 教会福音忽略伤残群体福音 只有五只手指亦可奏妙音 见证神赋残障者才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