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牧師用「角色」和「比較」來說明先來的工人的想法。先來人看到後來人得了一錢銀子,認為主人必要多給,這是工人給主人的角色定位。但之後發現他所得的與後來人一樣,就覺得主人不公平,這是先來人在心里的比較。
梁牧師然後列舉生活的例子來闡釋,人們常常對周圍很多角色有自己的定位,覺得牧師應該端莊,不茍言笑;牧師的兒子也應該很聽話和很優秀等等,對神亦是有自己的看法。梁牧師說,神不是照著人的形象造的,神的公義並非去滿足我所願。在神的公平里可以看到神的慈愛。
關於「比較」,梁牧師回憶了自己少時讀書之事。曾有一次考試得了70分,看到分數萬分沮喪。再與同學談論成績時,一友聲稱自己49分,更有一友告之只有19分。後來得知,班里最高分是72分,自己便是全班第二。自此梁牧師心情大變,自謂是特別的開心。
梁牧師解釋說,整個心情的起落並不是因為分數的問題,而是因為自己在和別人比較。講員強調,先來的工人不服氣,不是因為少拿,而是因為比較。我們常常因為和別人比較後而覺得神不公平,但是主的慈愛是看到每一個人的需要。
最後梁牧師呼召未信主的聽眾抓住機會,接受救主,不再「閒站」,最後有3人舉手信主。
培靈佈道大會新聞報道: 第一晚:梁廷益牧師以沙浸牧會經歷分享: 剛強壯膽的爭戰 第二晚:梁廷益牧師:同心合意的團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