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创伤延至成年 学者倡增资源强化社区辅导  

早期创伤延至成年 学者倡增资源强化社区辅导  
曾伟洪博士、郑健荣博士发布"人际关系创伤及心理健康"调查。 | 基督日报/Isaac Leung

社会压力、人际冲突与家庭变化,令不少香港市民承受情绪困扰。近日有调查研究发现人在经历创伤愈多,人际关系信任度愈弱,负面情绪亦越强。调查团队建议政府与学校推广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创伤疗愈小组以修复人际关系;社区应投放资源,预防儿童及青少年遭受人际创伤。   

该项名为"人际关系创伤及心理健康"的调查由香港树仁大学社会工作学系、香港忠仆事奉中心与心理健康会进行,于今年8至10月透过网上问卷,共收集152份有效回应。对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不论18岁前或后,经历的人际关系创伤,皆削弱人际信任;且创伤经历越多,负面情绪越强。而众年龄群组中,青年组(18至39岁)的抑郁与焦虑程度最高,60岁以上长者则较稳定。    

值得关注是,童年或青少年时期的人际创伤与成年期创伤相关,意味著早期创伤很可能延续至成年,并增加重复受创的风险。   

此外,调查显示个人对创伤的应对方式,对调节心理健康至关重要:采取"积极应对"者快乐感较高,以10分为最高达5.8分;倾向逃避者快乐感则低。     

香港忠仆事奉中心巴拿巴辅导装备学院院长郑健荣博士建议,除了在社区及学校层面推广心理健康教育,政府、民间机构及学校应投入更多资源,预防儿童及青少年遭遇人际关系创伤,针对家庭暴力与情绪虐待进行早期介入,以减少儿童期人际创伤的发生。   

他并指,教会小组与团契彼此支持、关怀聆听及灵性辅导,有助于信徒心灵复原。同时,教牧人员也需加强情绪辅导的训练与识别能力。 

1 1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