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神之心教會(Heart of God Church)自1999年創辦以來,歷經26年發展,現已成長為擁有數千名會眾的大型教會,令人注目的是,教會參與者的平均年齡依舊保持在23歲這一低齡水平。日前,神之心教會牧師Pastor Valerie Fifi接受世界華福中心CCCOWE總幹事董家驊牧師「使命門徒」Podcast平台訪問,分享了教會在牧養與門訓青年世代上的獨到之處,以及如何幫助年輕人在教會中找到歸屬感。
Pastor Fifi坦言,許多華人教會普遍面臨的痛點是年輕人流失,這是多方面文化因素造成的。亞洲文化中,家長和長輩多採用「打是疼、罵是愛」的方式表達關愛,導致年輕人常感被批評甚至疏離。而教會若依然以責罵為主,反而讓年輕人反感、拒絕參與。她指出:「門訓不一定是責備,而是肯定和鼓勵。當年輕人做對的時候,我們要大聲表揚他們,這樣他們才願意成長。」即使要糾正問題,也在做得好的方面給予十倍的肯定,「當你不只是要專注在不好的事的時候,他們也開始覺得:嗯,原來你說的事是有道理的。 」
她又提到有些牧者逃避面對直接的衝突,而這一代的年輕人都喜歡「real and raw」,真實地談論對事情的看法:「他們是喜歡real and raw,不只是要所有東西都是要完美的。」

被邀請、被接納——讓年輕人成為教會一份子
她進一步分享,神之心教會重視一對一的門徒陪伴,牧者和領袖們積極關心每個年輕人的生活和屬靈狀態,真正進入年輕人的世界,並在乎他們遇到的問題。當Pastor Fifi父親生病時,教會主任師頻繁與她保持聯絡,給予時刻的關懷和支持,這種細緻入微的人際關懷,是年輕人願意敞開心扉的重要原因。「年輕人需要的是歸屬感(sense of belonging)。」Pastor Fifi強調,「不論他們以什麼方式來到教會、說什麽話、穿什麽衣服,我都會被接納的時候,年青人就會覺得我在這裡有一點歸屬感,慢慢的就會開始打開心門,讓人家關心他們、幫助他們成長。」
另外,神之心教會鼓勵年輕人積極參與服事,不設過高門檻,只要有興趣就可加入。 Pastor Fifi回憶自己17歲時,因喜歡彈鋼琴被邀請參與教會音樂服事,這種邀請式的參與促使年輕人願意持久留在教會中。她解釋,「歸屬感是牧養年輕人最核心的元素。被邀請、被接納,讓年輕人成為教會一份子,才能真正影響他們的生命。」
她又分享會按著年青人的意願邀請他們服侍,不強制:「不同的人我們就按照他們想要服侍的level讓他們融入進我們的教會,有些人可能來到教會一兩年只想每星期天參與周末聚會,那我們ok讓他們先開始這樣子的參與,有些人甚至還不是基督徒,但我們也ok,只要你是要一直來到教會,沒問題,我們就讓你這樣子持續在這里當中。」

讓年輕人參與教會事工決策
對於資源有限的小教會,Pastor Fifi也提出鼓勵:「不需要複雜系統,最重要是養成一對一陪伴的文化,真心關懷年輕人,踏入他們生活,傾聽他們,給他們發言權和參與權,讓年輕人覺得我們真的需要他們。」她特別強調給予年輕人「否決權」,讓他們參與教會事工的決策,這不僅培養年輕人的責任感,也幫助教會更貼近新世代年輕人的需求。
訪談中,Pastor Fifi提到一個生動例子:教會曾用多年來的「搞笑團」表演作為大型活動的橋段,卻發現高中生並不感興趣。 「我們沒有先問年輕人的意見,而他們的朋友也不覺得好笑,」她說,「後來我們果斷調整,聽取年輕人的聲音,活動內容才能真正吸引對方。」
神之心教會之所以在教會門訓青年事工中備受關注,正是因為他們不只依賴規模和硬體條件,而是注重文化氛圍的塑造和與年輕人真實關係的建立。 Pastor Fifi總結道:「年輕人絕非只是未來的領袖,他們是今日的領袖,他們的靈裡有同樣的聖靈和屬靈成熟度,我們要勇於賦權,給予他們真實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