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协"鼓励教会"换眼镜" 以爱护包容取代排拒

一专门服侍精神病康复者的人员指出,有教会以为精神康复者应归个别教会去牧养,然而精神康复者连教会都不能融入,又怎能难以融入社区呢?他鼓励教会能摘下"排拒的眼镜",戴上一副"爱护和包容的新眼镜",将神的爱带给他们,从帮助他们融入教会开始,进而帮助他们融入社区。 建立精神康复者互助小组的基督教爱协团契的程序干事王锦洪认为,精神康复者最终的目标是要融入社会,若他们能先融入所处地区的教会,就有能量去融入所在的社区以及工作的场所,所以教会将精神康复者拨归个别收留康复者的教会的想法要解除。 王干事在上周伤残人士福音事工研讨会的工作坊上指出精神康复者面对的困难,他们发病时会有幻觉、幻聼、妄想以及一些非理性的想法,导致他们情绪易产生焦虑、恐惧和抑郁,甚至出现一些怪异行为,比如坐立不安、喃喃自语、摇头反眼、卷舌手震等,容易令旁人感到诧异,甚至投以奇异目光,令到他们难以投入教会的聚会,特别是在团契和小组时候。他指出精神病患者在康复过程中会出现以上一些特殊举止,这时候弟兄姊妹应该给予爱护和包容,让他们心灵得到接纳和抚慰。 他又建议弟兄姊妹进一步认识精神病,学习与他们沟通和相处,关注他们复康的需要之外同时关注他们的灵性需要。他表示精神康复者比一般人更需要经历神的安慰和怜悯,在关心他们的过程中,讲出神的慈爱和公义等特性,能带领他们认识神归信基督。他举例向他们说明神的"丰盛的慈爱",看他们为宝贵,体察他们的病患困扰和哀情;神的"公义"又让他们警醒自己,避免落入罪的罗网,亦赐他们力量敏感于罪的诱惑,给他们知罪的心求神怜悯;神"伟大的能力"赐他们力量面对病征带来的焦虑和恐惧,保护和更新他们,让他们内心涌流恒久的平安和喜乐;神的"信实"亦帮助他们力量活出丰盛的生命。 王干事认为精神复康者较一般人更单纯、思想行为更直接,所以他们更容易投入神的话语中,若牧者信徒能以爱去关怀他们,并善用一些传福音的技巧,又提供一个容易进入"羊圈"的配套,他们就不致成为失落于社会的"迷羊",更能在"天国"里生活。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