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指此题目看似"多余",因传福音给"万民"必然包括伤健人士在内,以致教会界很多人忽视伤健群体,她指出重新思考"传福音"定义,查看圣经中耶稣以及耶稣的门徒如何对待伤健人士以及伤健人士所在的处境之后,可理解到该题目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张师母表示,查看伤残人士的定义,不单是失明、失聪及肢体残缺的,亦包括心理病、精神病、自闭症以及智障人士。而她将圣经中提及被污鬼邪灵附身的人都看为残疾人,因为他们身体受到折磨,不能过正常生活。她在会上总结出向伤健人士传福音有五大意义。
第一,若传福音是把盼望带给无盼望的人,把帮助带给无助的人,那么传福音给伤健人士也是传给最无助、最无盼望的人。张师母表示据有关统计,世界人口中约1/10是伤残人士,而且他们大多数活于贫穷。由于肢体的缺陷,他们生活在很多限制中,难以融入社会及被人接受。在她自己的教会就有一个失明的姊妹,就算拥有大学学位,却一直没有公司聘请她,情绪颇受困扰。
第二,若我们顾念伤残者身体、心灵上的需要,把福音传给他们,我们才真正学效主传福音的样式,如初期门徒学效主一样。张师母表示圣经记载耶稣非常关怀伤残者,祂没有拒绝任何伤残人士的请求,把他们全部医治好。而且祂不但解除他们肉身的捆绑,还叫他们认识及相信祂是弥赛亚,将他们从罪恶的捆绑中释放出来。张师母又表示门徒被差遣出去之后,以言语和以服事去传道,赶鬼并医治病人,相信这些病人亦包括伤残人士。
第三,耶稣看重"小子",就是那些微不足道的人,当我们真心帮助他们,传福音给他们,才是真正服事主。张师母表示,从耶稣的言语和行事中可知伤残人士是主所怜悯和施恩的,耶稣在教导人请客时说,要请那些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这样就有福了,耶稣在婚宴比喻中亦说,要赶快出去,到城里的大街小巷,把贫穷的、残废的、瞎眼的、瘸腿的都带进来。可见,神擡举卑微的人,那些被人藐视的人,也是上帝邀请进入神国的对象。
第四,只有当我们将福音传给伤残者时,我们才能真正全面地遵行主给我们的大使命。她指出因大部分伤残者都不会出现在一般人的社交圈子,以致教会一直忽视了他们的需要,没有主动把福音传给他们。所以向伤健人士传福音的讲题并不是多余的,在神学研究方面亦需更多伤健群体方面的研究。
第五,传福音给伤残人士使我们更有效地向世界见证上帝无私的大爱,祂爱一切人,也要拯救凡信基督耶稣的人,包括伤残的人,就是那些常被人藐视和被排斥的人。
伤残人士福音事工研讨会由专门服侍伤健群体,帮助他们融入教会和社会的回声谷伤健福音协会主办,前日于北角宣道会举行,约百多人出席。机构总干事邝伟衡牧师表示,假如"伤健"的定义为"有限制",那么其实每个人都有自身的限制,所以每个人都有伤残的特质;若从弟兄姊妹都是肢体来看,独立看每个个体则均是伤残的,盼望以后在伤健神学上有更多的研究和探讨。
相关新闻 占全港人口6.6% 教会忽略伤残群体福音需要 滕张佳音师母分享照顾长期病患父母经历激励人心 只有五只手指亦可奏妙音 见证神赋残障者才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