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治平話當年 覓戒毒之道尋著香港晨曦會

晨曦會戒毒工作始創於香港美門浸信會陳保羅牧師,當年的吸毒青年劉民和於香港晨曦會成功戒毒之後,83年於台灣分享得救見證之時,得知台灣的吸毒問題亦日益嚴重,遂於1984年經陳牧師差派偕其新婚妻子與江得力牧師一家五口在台灣展開了福音戒毒事工。

台灣晨曦會從零開始,25年的今日已發展有十三個工作據點,包括有戒毒所、輔導村、青少年學園、愛滋戒毒村、姊妹之家、門訓中心以及職業輔導中心等。9月19日下午台灣晨曦會在台北信友堂歡慶成立了25周年,泰北晨曦會、美國、加拿大及來自創啟地區的晨曦會同工代表齊聚一堂,為過去25年以感恩獻上為祭,晨曦大家庭重新立志,願為主尋得迷失毒海之羊。

林治平為覓戒毒之道來港 尋著晨曦會

台灣晨曦會董事長林治平教授憶述,約26、7年前,毒品猖獗之時,他受委託調查戒除毒癮之道,結論是沒有辦法,靠人的努力一點方法都沒有。

後來他在香港會見晨曦會創辦人陳保羅牧師,也經其介紹,認識了當時還在晨曦島上的劉民和,「初次見面時,這小伙子穿著條短褲、上身赤膊,右手指天,向著我就大喊一聲︰One way up!」

「是的,晨曦會的信條很簡單,就是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羅一16)人道主義不足以拯救這個世界,能救人脫離罪惡綑綁的道路只有這條。」展望未來,林治平也以五餅二魚勉勵同工:在事奉中憑信心經驗上帝的大能。

吳獻章老師:永恆的榮耀來自沒有掌聲的日子

中華神學院吳獻章老師以出埃及記中摩西被建立的過程勉勵晨曦會同工︰神在每個人身上都有永恆的託付,你的一生便是為那託付而預備。摩西80歲才被呼召為拯救者,美國最偉大的總統林肯50歲前一事無成,要想成就神的永恆託付。

吳獻章提到五個關鍵: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在自己的軟弱上看到神的大能;在平凡的塵世中讓異象帶來突破;在短暫的文化中尋找永恆的舞台。要認清自己的軟弱,40歲時的摩西覺得可以靠拳頭打倒埃及帝國,直到80歲他告白人的有限。然而摩西甘願撇棄皇宮生活,進入曠野與民同苦,便是他尋求上帝對其一生的永恆舞台。吳老師強調,「人生下半場才真正要開始,五十歲不是句號,而是逗點,將來在神手中更要成為驚嘆號。」

吳老師續說:永恆的榮耀來自沒有掌聲的日子,戒毒工作常是孤單、沒有掌聲的日子,但如同戴德生所言:「在小事上忠心便是大事,你要看見永恆當中,上帝的掌聲在那裡等待。」

劉民和: 以福音為戒毒工作之根本

會中劉民和牧師表示,晨曦會的設立完全是神的心意與帶領,堅持以福音為戒毒工作的根本。他提醒同工雖然晨曦會如今看來蓬勃發展,「若失去傳福音的本質,我們就中了撒旦的伎倆。」「25周年是感恩的日子,也是重新奉獻的日子」劉牧師帶領眾同工一一數算神的恩典,也再次回應那永恆的呼召:莊稼已然發白,誰肯為我們去呢?

台灣晨曦會13個工作據點包括:永和行政中心、永和男/女中途之家、苗栗戒毒輔導村、台東戒毒輔導村、台南更生晨曦輔導所、苗栗青少年學園、雙溪戒毒輔導村、湖口戒毒輔導村、愛滋戒毒輔導村、台北姊妹之家、晨曦門徒訓練中心、晨曦職業輔導中心。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