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 我爱犹太人

作者:陈紫兰 不久,以色列福音差会接受我的申请,派我到伦敦宣教。我却有点失望,因我心中向往的是去那应许之地──遥远的地方或以色列,而伦敦却是富庶的现代化城市!于是我问神:"为甚么是伦敦而不是以色列?" 后来才渐渐明白,住在以色列境外的犹太人,比以色列境内的还多;最多居住的美国城市是纽约(1,200,000)。伦敦则有195,000,是欧洲第三个犹太人最多的城市,仅次于巴黎和莫斯科。于是自1982年我便在伦敦的犹太人中事奉。在英国工作多年,需要学习和适应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包括英国文化和犹太文化。居英国的犹太人本身也有不同的背景、族群,是不同的犹太人。 近年有不少犹太朋友愿意参加教会的福音聚会,但聚会中,我屡次感受到基督徒和犹太人之间的隔膜,因他们在文化上实在有不少鸿沟。在犹太人眼中,教会是为 "外邦人"而设的,而基督徒对犹太人归主也缺少主动性。我曾在英国三间接近犹太区的教会中,发起"我爱犹太人"计划,给他们举办讲座,包括:"地方教会接触犹太人的需要"、"犹太人福音工作的圣经根据"、"犹太教派别"、 "犹太人的文化和传统",以让他们看到向犹太人传福音的需要。 犹太人的文化独特,非常看重家庭。家便是一个小圣殿,有各种庆典、仪式,这也是传统和民族认同感能延续的基础。今日的犹太人仍有六成能讲流畅的古希伯来语,四成能讲依地语(一种混合德语的希伯来语)。在犹太社群中不乏人在不同领域或高等学府担任要职,也有很多人经营自己的生意。他们十分注重教育,九成人会完成高中,入读大学比例很高。另一方面,在家族、地区、职业、政见等方面,都有紧密的网络互相连系。英国的犹太社群原是由多个国家不同的犹太移民组成,但第三代已渐被同化。犹太人也有一些共同的忧患和恐惧,首先是怕被同化。因长期在异乡生活,好些犹太人渐脱离社群,完全融入外邦社会,不再视自己为犹太人,皈依异教或与异族通婚都是同化的主因。在不少犹太人眼中,皈依基督便等于背叛自己的民族,也是他们信主基督的一大拦阻。此外,在英国和很多地区,仍有强烈的反犹太主义。二次大战前后固然强烈,今时依然普遍,更加深犹太人对外邦人的戒惧。 从圣经时代直到今天,犹太人四处被人逼迫压制,分散各地为求立足,跟中国人很相似。在历史上华人与犹太人并无发生过冲突,这可以是向犹太人宣教良好的"先天条件"。我常感到犹太人对我热情友善,胜于其他外籍同工。 华人跟犹太人同样有漫长、悠久的历史,饱经忧患。他们对节日喜庆、家庭观念、子女教育的重视,也跟中国人相似;甚至好客之道、讲究饮食、勤俭进取也相仿,彼此间的隔膜比其他民族少。92年时,以色列福音差会总干事罗约翰曾笑言:"也许华人教会是神在犹太人中工作的秘密武器呢!" 这些年来我看到华人教会更为重视差传,很觉鼓舞。 每次回到远东或探访海外的华人教会,都为他们的工作感恩。我也把"我爱犹太人"计划的内容编成中文资料,让华人信徒更多认识、了解犹太人,向他们还福音的债。 每当我探访犹太家庭,看到门框上所挂的经文匣子(Mezuzah,一种约三吋长,用木、金属或玻璃制造,挂在门框上的盒子。里面放著小小的羊皮卷,刻上申命记所载的15节经文。)就想起保罗谈到"外在的约和律法"。我深信神对祂子民守约施慈爱,终究有一天会除去他们的罪,把律法放在他们心上。让我们一同祷告,愿"以色列全家得救"快快成就!陈紫兰宣教士见证原载于《传》 7-8/2007 #113 期,中信出版社,蒙允许使用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