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特區為毛里裘斯華人帶來無限福音契機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2006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會上提出在非洲建立合作區的建議,而2009年胡錦濤訪問非洲後,西印度洋的島國毛里裘斯就成為中國首個海外經濟特區,在非洲的投資達7億美元之多,並且準備在當地輸入4萬名中國人開發特區,華人福音的需要有增加之勢。有宣教士看準新形勢,抓住時機,為當地未得之民發出華人宣教的呼聲。 在西印度洋事奉的宣教士夫婦透過《跨越月刊》分享了當地華人宣教的需要。他們受宣道差會差派,20年前在留尼旺建立了第一所華僑教會,至今更發展成差傳教會,在馬達加斯加開展福音事工,更關注到附近毛里裘斯的福需要。 據差會提供的資料,毛里裘斯有華人近4萬,甚中老華僑有3萬多。不少 中、港、台及東南亞的華人以投資或婚姻的方式到毛島定居。由於經濟特區的開發,毛島準備輸入4萬名中國人包括商家、勞工、科技人員、技術人員、學者、教師、醫護人員等人員。據宣教士的資料,目前在毛里裘斯註冊的中國企業已有3千多家,在該貿易區工作的中國工人已有5千多人,宣教契機俯拾皆是。 首先至明顯的是透過商業接觸,作為商人的基督徒可以與毛島的宣教團隊合作接觸當地商人,讓商機同時成為福音的接觸點。除此以外,建築工人、工廠勞工等事工亦是可以著手傳福音之處。 另一處是教育,由於中國人很重視子女的教育,福音可藉著國際學校進入中國人子女當中。隨著中國商人的進入,當地必興起學習漢語及漢語老師的需求。此外其他教育包括托兒院、幼稚院、補習等亦能成為福音入口的事工。 宣道差會呼籲弟兄姊妹響應西印度洋的福音呼聲,盼望更多教會及弟兄姊妹以長宣、短宣、禱告、奉獻等任何形式回應這福音的挑戰。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