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 柏林人的座右銘 編輯室 2010年11月2日星期二 上午7:26 柏林既美麗又醜陋,既富裕又貧窮,充滿多樣性。柏林人喜歡這個廣闊城市的多樣性。雖然,對一些人來說,柏林意味著驕傲或悲哀,渴望或拒絕;不過,人人都把自己看做是這個城市的一部分。 在柏林,人們沿著庫達姆大街(Ku-Damm)和舊歌劇院的前面散步;你也會看到許多人前往普蘭茲勞爾伯格 (Prenzlauer Berg) 的「麵包工廠」樂廳,去參加音樂會,也有許多年輕人在赫勒斯多夫(Hellersdorf)的公寓大樓之間閒逛。 柏林的多樣性還表現在它有眾多的博物館、教堂、體育場和展覽館。曾經有一位柏林國王鼓勵他的臣民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與信仰,人民聽從了他的勸告,保持個性就成了柏林人的座右銘。每個柏林人都不同,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樣,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在歷史上,無論多麼困難的時代,包括分割東西方的柏林牆時代,柏林的多樣性都能夠倖存下來。 柏林人口有三百五十萬,其中有八十五萬來自許多不同國家的移民,當中有十多萬是非法移民。三百多萬柏林人,以不同形態的方式生活,包括神秘主義者,同性戀者,政治家,穆斯林,基督徒,印度教徒,佛教徒等不同信仰者;不論富或貧,都一同在這城市生活。 儘管重獲自由,但許多人卻一樣感到迷失、憤怒、孤獨,覺得陷在一種不能逃脫的困局中。充滿差異的柏林,有一共同點,就是需要我們的代禱,讓他們得到神的醫治,感受到神的愛與存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