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 佛教在南亚的传播

主前100年前后,一些教派宣布接受上次佛教会议之后制定的新教义,而另外一些教派只接受旧教义,于是发生了教义争论,佛教领导人不得不召开新的佛教会议。这次会议的任务是决定哪个教义是正统的,哪个教义是异端的。 在这次会议上,经过投票,多数人同意将所有教义从帕里语翻译成梵语(Sanskrit),但少数人反对,他们认为佛祖禁止将他的教义翻译成帕里语之外的其他语言。这些反对教义翻译的人退出了这次会议,不久之后,他们建立了自己的教派-小乘教派(Theravada)。同意教义翻译的多数人也建立的自己的教派-大乘教派(Mahayana)。这次会议之后,小乘教派前往斯里兰卡寻求庇护,因为他们害怕遭到大乘教派的迫害。早在150年之前,阿肖卡国王派遣的宣教士就让斯里兰卡人归信佛教。获得庇护之后,小乘教派从斯里兰卡陆续传播到东南亚各地。 大乘教派的宣教士将他们的教义带到中国,虽然遭到几次抵制,但最终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人第一次大规模归信佛教发生在基督出生年代的前后。中国的佛教宣教士于372年将大乘教派传播到朝鲜,于500年传播到日本。虽然佛教在远东扎下根,但在它的发源地印度,却慢慢死亡。由于过分强调寺院生活,佛教在印度成为少数人的精英宗教,切断了它与普通民众的联系。一种新型的印度教开始在印度传播,这种宗教将佛祖看作是印度教主神毗瑟努(Vishnu)的化身。 1192年,穆斯林入侵者开始征服印度。穆斯林掠夺佛教寺院,杀死里面的和尚,或者逼迫他们逃离。由于基层社会只有很少的佛教徒,并且缺少领袖人物,因此佛教在印度大部分地区几乎灭绝。到1300年,只有喜马拉雅山脉中的少数印度村庄依然信奉佛教。穆斯林没有来得及入侵这些村庄,让佛教幸存下来。今天,南亚的喜马拉雅山脉仍然是佛教强大的地区。1890年代之前,佛教一直没能恢复在印度的传播,但在此之后,佛教在印度最底层的贱民社会扎下根。1956年,印度的贱民社会中再次出现归信佛教的高潮。 默想: 生命之道─拣选生命 u va harta ba’hayim (一) 我今日呼天唤地向你作见证、我将生死、祸福、陈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拣选生命、使你和你的后裔都得存活。〈申30:19〉 凡是头脑清醒的人都不会选死亡与咒诅。可是我们的头脑不清醒,我们一再选择与神的道路相反的路,于是我们承受了死亡与咒诅。我们一再证明罪是疯狂,只有精神病患和道德败坏的人才会故意选择这下场。我们把申命记这本书合上,宣称它不是写给我们的,认为我们能自己找到去到神那里的路。现今申命记不大受重视,至少在"基督教"世界不受重视,可是如果你是正统犹太人,当你的孩子开始说话后,你要教他的第一本书就是申命记,这将是他们要背诵的第一本书,也是他们人生的基础。为什么?因为它是讲生命之道的书,是有关神的赐福与咒诅的书。如果你要选择生命,那你必须知道这本书在说什么。假装它不重要,认为几千年后的现在神已不再掌管著伦理道德,这是没用的。把它丢在一旁,认为它只适用于中东的一个游牧民族,是没用的。这是一本关于hayah,就是生命,的书。一如当年摩西向以色列人发出挑战,要他们做个选择,他的话也向我们发出挑战。你今天会选择什么?u va harta ba’hayim,那么选择生命!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