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日早堂研經會‧鮑維均牧師詳釋耶穌受試探真義

「忘了感謝就是忘了神的作為,忘了神的奇事,就是陷入試探裡」

第三日早堂研經會‧鮑維均牧師詳釋耶穌受試探真義
主席周永健博士禱告:「我們領受你的話語,造就我們的心,不單聆聽,更服從你的話,用我們的腳、我們的手行出來…」﹙圖於旺角轉播站攝,基督新報/ Chris Chan﹚
第三日早堂研經會‧鮑維均牧師詳釋耶穌受試探真義
鮑維均牧師﹙左﹚向大家發出挑戰:「忘恩負義也是我們的問題嗎﹖」﹙圖於旺角轉播站攝,基督新報/ Chris Chan﹚
港九培靈研經大會來到第三日,早上研經會前,主席周永健博士帶領唱詩《主凡事引導我》:「救世主凡事引導我,我何需別有所求。愛撛我用多疑,一蒙主眷祐。今因享天上平安,蒙安慰何等喜樂。我深知無論遇何事,主必為我安排妥。」﹙第一段節錄﹚

周博士為講道禱告,禱文大致如下:

「我們的上帝,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你是我們的牧者,引導我們走人生路到如今。我們的道路或有平坦,有崎嶇,你的恩手帶領我們經過,有時我們經過曠野路,有時安樂舒適,有時辛苦困難,但你從沒離棄我們,陪我們走人生路。你帶我們走向天家,為我們預備居所,我們千百年讚美你。求你預備僕人將訊息賜予我們,我們領受你的話語,造就我們的心,不單聆聽,更服從你的話,用我們的腳、我們的手行出來,求聖靈運行我們心中,透過你僕人的訊息責備我們、安慰我們、鼓勵我們。我們用謙卑的心俯伏在你前面,求你恩待我們。以上禱告奉主名求,阿門。」

鮑維均牧師講「曠野之旅」

鮑維均牧師以馬太福音4章1至11經文講道,今天講題為「曠野之旅」,用耶穌在曠野裡受試探的經文,深研耶穌的話,以明白耶穌擊退魔鬼的話與今天的信徒有什麼關係。

馬太福音跟教會很有關係。

信徒常常把馬太福音4章1至11耶穌在曠野裡受試探的經文應用在基督徒的試探上,但鮑牧師說,想深一點,耶穌在太4受的試探其實並非我們每天都會遇到的試探:很少人會想是否將石頭變成食物,或會否傾向從房頂跳下去。很多人想向撒旦敬拜,但未必能得到撒旦在馬太福音給予耶穌整世界的應許。

鮑牧師今天帶領會眾去明白馬太福音4章的試探的深層意思,並探究如何在今天應用出來。

耶穌的3個回應放在一起時令人驚奇的地方

鮑牧師用的方法不是從魔鬼給耶穌的3個試探的內容上看,而是從另一方面看:耶穌對撒旦的回答來看。他與大家分享了耶穌的面對試探時的3個回應放在一起時,發現的驚奇的地方。

耶穌對魔鬼的回應有3個,第一,「經上記著,人活著不是單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第二:「經上又記著說,不可試探主你的神。」,第三:「經上記著說:當拜主你的神,單要事奉祂。」

「經上記著說」是3個回應的共同的地方,但鮑牧師說,這不代表凡有試驗時就要用聖經回應﹖他帶領大家更深的查看這三句經文的來源,從上文下理思想這段經文與我們的關係。

3個回應源自申命記6至8章

耶穌的3個回應均出自申命記6至8章﹙申8:3, 6:13&16﹚。鮑牧師說,耶穌是刻意用申命記面對撒旦挑戰,所以今天他帶領會眾看申命記與我們的關係。

申命記6至8章是有著特別處境,就像今天當我們講「八月十五」時人們立即聯想到某農曆節日一樣,耶穌只用申8章部份經文,當時的猶太人便能完全明白耶穌想帶出的整個處境。

摩西帶領以色列民離開埃及後,吩咐他們要謹守命令,才可站立得住,在流奶與蜜之地有份。

仔細讀申命記8章2至3節時,會覺得這是耶穌試探的背景:「你也要記念耶和華你的神在曠野引導你這四十年,是要苦煉你,試驗你,要知道你心內如何,肯守他的誡命不肯。他苦煉你,任你飢餓,將你和你列祖所不認識的嗎哪賜給你吃,使你知道,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一切話。」曠野,40年,苦煉、試驗,任你飢餓和使你知道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均與耶穌曠野裡的試探不謀而合。

耶穌在曠野所受試探等於以色列百姓在曠野所受試探

耶穌在曠野的試探原來與以色列人在曠野的試探有關:以色人經歷挨餓,耶穌也是挨餓。申命記8章給我們背景,有什麼重要性﹖原來耶穌的3個試探,包括飢餓的試探、試探神的試探和拜偶像的試探亦正是以色列人在曠野裡曾失敗的試探。

關於以色列人曠野的記載出自出埃及記16章。當以色列人在15章離開紅海,歌頌耶華華帶他們過紅海的榮美後,到16章出現困難情況時已立即失敗。

飢餓、口渴、拜偶像——以色列人三次失敗

飢餓時忘記神恩典

出埃及記16章2節,以色列人向摩西、阿倫發怨言。他們剛剛經歷紅海的神跡,但一遇到飢餓就立即埋怨神。鮑牧師說這不是單單肚餓的試探,更重要的是他們忘記神的恩典,沒有把神當作神,反埋怨為什麼帶他們出埃及。

口渴時忘記神恩典

出埃及記17章以色列人遇著口渴,立即又忘了之前紅海和嗎哪的恩典。他們與摩西爭論,摩西說:「們為什麼與我爭鬧?為什麼試探耶和華呢?」鮑牧師說縱然神向我們一生多彰顯恩典,但人往往遇到飢餓、口渴時都忘了,這是試探耶和華。

忘了恩典,敬拜外邦偶像

出埃及記32章,摩西上西乃山時,百姓不耐煩,就說:「神到底是否與我們同在呢﹖」他們把之前紅海、瑪哪、磐石出水神跡等神跡統統都忘記了,摩西還未下山築就起金牛,敬拜起外邦的偶像來。

三個試探歸根——有沒有忘了神的作為

耶穌3個試探等同百姓出埃及試探。出埃及以民失敗,那耶穌有沒有呢﹖鮑牧師說3個試探不單代表3種慾望、3個挑戰或3件特別事件,他帶出了極重要的結論:3個試探歸根究底就是有沒有忘記耶和華的作為——忘了誰是上帝。

詩篇106篇描寫了曠野的失敗。講了耶穌遭受的3個試探並3個根源:忘了耶和華的作為,不忠不義,縱然耶和華行神跡奇事,但他們全都忘記。

從馬太福音4章看基督與教會的關係 以色列人在曠失敗,耶穌卻在曠野裡成功;耶穌基督成為以色列的成全者。鮑牧師引出馬太福音2章15節裡先知書的話「我從埃及召出我的兒子」,指出這話所指的不單是耶穌從埃及出來,而是講神救恩的臨近——耶穌得勝了試探,帶我們到流奶與蜜之地。

個人和教會問題的根源——忘恩負義

鮑牧師向大家發出挑戰:忘恩負義也是我們的問題嗎﹖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0章指出哥林多教會裡充滿了各式各樣問題:合一、驕傲、倫理、家庭、教會沒秩序等,面對這些決散亂的問題,保羅用了舊約到問題根源。10章用了三個舊約故事來說明,所有問題的根源在於我們忘了耶和華,而問題解藥只有仰望十字架和神復活的大能。鮑牧師提出很重要的一點:每個試探的根源都是同樣的——忘了神是主。

感謝讚美神的重要性

鮑牧師注意到保羅十分強調讚美和感謝神,他說:「因為不感謝等於拜偶像。」因為當為神所賜的工作、家庭等感謝神時,就等於對神說:「你是我的創造主,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

鮑牧師說:「感謝是信仰根源,因為忘了感謝就是忘了神的作為,忘了神的奇事,就是陷入試探裡。」

在腓立比書2章14、15節:「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使你們無可指摘,誠實無偽」。這裡講了出埃及時以色列人不斷埋怨的歷史。接著,講了「,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神無瑕疵的兒女」。鮑牧師叫信徒不要做彎曲時代的人,因為在申命記的以色列人不記念神的作為,就是彎曲、邪惡世代的人。

要記念神的奇事作為

腓立比書4章6節教導我們應該「怎樣做人」。「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因為感謝神就是記念神的奇事作為。無論在何事上都感謝神。

鮑牧師更解釋了為什麼要感謝,因為神是我們的父親。他舉例:假如一個人對兒子說,你不要殺人放火,但你可以不認我做父親。」這是不可能的。鮑牧師反問:「假如一個兒子行為循規蹈距,但不愛認父親為父親,這可以嗎﹖」

鮑牧師說,聖經給我們揭示了人根源性的問題是不忠不義。人常常忘恩負義,但在生活中經常忘了神的作為,在試探中失敗,遇事時就說:「神你在哪裡﹖」

鮑牧師嚴正地指出當我們發怨言時,就是忘恩。因此保羅教我們要時常感恩,認定誰是主。

最後鮑牧師帶領會眾禱告:新愛的神我們獻上感謝讚美,因為你在地上旅程給我們不同經歷,發生不同的事。我們看到在神裡面每個弟姊每人都有不安,都會問:神在哪裡﹖甚至問:神你為什麼這做﹖求教我們存感恩的心,認定創造者是誰,在得意時知道我們一切好處不在你以外,失意時亦知道你是創造宇宙的上帝。讓我們敬拜真神,別讓撒旦利用我們的處境,讓我們忘了你是真神。主,我們俯伏在你奇妙的作為,見證你是唯一真神。奉主耶穌基督名祈求。阿門。」

講道於10時45分結束,10個轉播站的轉播過程因網絡問題出現約4分鐘的停頓,但無礙整體轉播效果。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