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半球及中国教会兴起 扭转全球基督教面貌

南半球及中国教会兴起 扭转全球基督教面貌
(图:福布斯)
据英国国际顾问公司"牛津分析"(Oxford Analytica)日前在网上发表的研究显示,随著来自非洲、南亚、拉丁美洲等地的南半球教会领袖以及中国教会的兴起,全球基督教并没有处于退步,而且这将促使人们对21世纪的基督教文化重新定位。

《福布斯》杂志引述该研究报告说,这个南半球转移情况在宣教领域里面被称为"逆向宣教议程"(reverse-mission agenda)。美国著名学者 Philip Jenkins 2002年出版的《The Next Christendom》一书中就有提到,普世宣教方向开始反向流动,更多来自印度、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宣教士正在向欧洲进发,并且在南亚和中东地区也越来越活跃。

研究指出,在北半球开始出现很多来自南半球的族裔教会,在欧美也见有很多南半球的人加入到卫理公会、路德宗、圣公会和天主教会成为信徒和神职人员的一份子。这些现象慢慢在改变过去以西方为主的基督教文化面貌。

研究还提到,中南半球的天主教会和基督教会倾向较传统的立场,因而在不少议题上渐渐形成一把强而有力的声音,向西方的自由派和革新派施压。研究引述了普世圣公宗及天主教会中的两件事件为例加以说明。

2005年,英国圣公会召开主教会议时,14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成员向坎特伯雷大主教发出公开信,表示反对教会按立公开同性恋者为牧师。虽然他们的建议最后并未有被听取,但他们已对教会在道德伦理方面的权威发出了正面的挑战。

另外,当本笃十六世就任教宗时,引起一些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天主教徒不满,他们认为教宗应来自南半球,因为他们目前在全球天主教会中占大多数。研究预测,一旦本笃十六世离任,下一任的教宗很大机会是来自南半球的。

研究又指出, 虽然北美教会看来正在走下坡路,但随著越来越多宣教士和移民从拉丁美洲尤其是巴西向北迁移,情况可能会逆转。

最后,研究不得不提的是中国教会的兴起。在西方以外,教会在南半球影响力渐长最为显著的国家就是中国。近年来中国基督教蓬勃发展,信徒人数递增,甚至有人说基督徒的数字已经超过共产党员。报告称,这些转变将会影响北半球的政治议程,甚或改变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关系。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