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喜谦牧师生前任为董事的福音证主协会亦于脸书发讣文,悼念陈喜谦牧师主怀安息。在文中同工缅怀与陈牧师共事,一起探访内地教会时闲余时与同工在西湖旁放风筝,享受欢愉时光,由此可见陈牧师"是一个这样注重关系的人,永远怀念可敬,可亲的主仆"。
创立多项事工 心系华人教会
陈喜谦牧师40多年事奉曾担任多间机构重要岗位,计有香港基督徒学生福音团契干事及首任总干事(1960至1974);中国神学研究院学生辅导主任及差传学讲师(1975至1977);美国基督使者协会总干事(1977至1980);多伦多北约华人浸信会主任牧师(1980至1986);世界华人福音事工联络中心总干事(1986至1996);多伦多北约华人浸信会主任牧师(1996至2000)。
此外,陈喜谦牧师亦创立及参与多项福音事工:香港基督徒学生福音团契;香港读经会;《突破》杂志;中国神学研究院;世界华人福音事工联络中心;美国福乐神学院华人事工课程;加拿大安省(现称天道)神学院华人事工课程及戴德生中心。
陈喜谦牧师晚期致力著作,2008年由证主出版社出版《为何教会不像样》,以访问及口述结合48年事奉教会的经验及反思,一针见血地指出教会观贫乏症之问题"只有事工没有教会",为教会带来深切反思。
他在书中自序指出,数十年在普世华人教会广泛的观察,得出一个结论:华人教会患上"教会观贫乏症"而且情况严重,令他忧心不已。他在"论圣经的教会观"中为教会"诊症"时表示,委身建立教会的人欠缺一个合乎经训、简单、具体可行又可被测试的健康教会观。在事奉时失去主动、焦点和准绳,容易受到各种潮流或轰动的成功个案所冲击,最终弄得疲累、灰心。该书出版后引发教界热话。
宋尚节属灵果子 毕生献主
陈喜谦牧师生于1934年一个基督教家庭,10兄弟姊妹排行第8,为家中属灵长子,其父亲陈子明医师及师母于宋尚节博士在潮州布道会中信主,并将陈喜谦在内十个儿女奉献作传道。
陈喜谦牧师自小跟随父母在教会参加祈祷会、主日学及崇拜,在基督教家庭及教会氛围受栽培成长。
1949年14岁的他在一次祷告中蒙召献予给神,16岁告别父母独自搭单车从揭阳到香港,并且在香港入读培正中学;1953年蒙召献身作传道人事主至终老。
安息礼拜及代祷
陈喜谦牧师安息礼拜将定于11月9日(周六)上午10时在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271号循道卫理会国际礼拜堂举行。其服侍超过60年的香港(西区)潮语浸信会于网站公布有关消息,并呼吁主内肢体为谦婶陈刘洁贞师母及家人代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