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会可以为贫穷邻舍作什么﹖

工福余妙云女士向教会献计

【本报专讯】今日(10月17日)为联合国的"国际灭贫日",工业福音团契总干事余妙云女士近日在《基督教周报》发文,指出香港贫穷问题日益严峻,提出数项教会可以做的、关顾贫穷社群的建议。 她指出,香港贫穷人口不断增加,面对通胀,近8成低收入家庭妇女省吃一顿、亦有8成综缓家庭无能力让孩子参加课外活动。再者单亲、再婚、跨境及没婚姻关系的家庭亦带来不少家暴阴影。在此情况下,教会可以怎样回应呢﹖ 她引申命记15章经文说:"原来那地上的穷人永不断绝,所以我吩咐你说:总要向你地上困苦穷乏的弟兄松开手",提醒香港众教会是"有使命,有空间,亦有能力去承担,转化社会朝向健康发展的责任"。 她提出了数点建议,包括在教会所在地区建立睦邻中心,建立关顾邻舍的网络,动员教友,透过社区互助、持续探访等让地区贫穷或有需要家庭得到及时的帮助。 此外她提及"教会关怀贫穷网络"所推出的"成长向导计划",以及政府推出的"儿童发展基金计划"为例,建议建立教友成为关心社区青少年的"成长向导",并以奉献及支持青年少储蓄,相信能帮助解决跨代贫穷问题。 除此以外,她又建议教会以功课辅导班、儿童兴趣班等让青少年使用参与,减少他们流连街头、滥用药物等问题,以及成立"紧急援助基金"帮助低收入家庭解决燃眉之急等。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