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声中国儿童村七周年 川桂同工分享见证

角声中国儿童村七周年 川桂同工分享见证
广西河池市角声儿童村副院长董美琴姊妹(图右)分享美好的服事经历。(图:本报记者)
基督教角声布道团在中国的儿童村事工已历经七个春秋、期间不断发展壮大,迄今共养育逾300位特困儿童,让这些孤苦伶仃的孩子们在爱中成长,身心灵得健康发展,重塑全新的人生。 儿童村的发展离不开很多华人教会弟兄姊妹默默的支持和参与,一些信徒更放弃舒适的生活志愿前往中国献身儿童村的事奉。而角声每年都会邀请几位在儿童村工作的信徒向纽约的信徒分享自己事奉的苦与乐。 上周六,广西河池市角声儿童村副院长董美琴、四川绵阳角声儿童村副院长何秀兰应邀出席纽约角声举行的本年度儿童村事工分享会,在回顾自己在中国服事的点点滴滴之际,倾情吐露出自己对主无比感恩的心声。

虽然两位姊妹服事的工场相隔百里,各自都遇到不同的挑战,但她们却都从苦中品尝到服事的喜乐,经历神丰盛的恩典。

董美琴姊妹自幼丧父,品尝过缺少父爱的艰辛滋味,对于儿童村的孩子们的经历感同身受,因此她当初毅然接受儿童村的工作,用自己的余生养育那些和自己有类似遭遇的小朋友。

照顾那些特困儿童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这是所有到儿童村工作的同工的共同感受。在一般人来看,这些孩子是一群不可雕的朽木,他们非常顽皮任性,平日缺少家教,身上的陋习一箩筐。所以,同工们需要付出巨大的心血和劳苦。

对董姊妹而言,工作中最大的挑战是语言不通,在广西儿童村的孩子主要是当地的少数民族,不谙普通话,所以沟通成为董姊妹服事中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

不过,这似乎是神的美意,因为这促使她专注用自己的爱心和耶稣的生命和他们进行心灵的交流。在董姊妹的悉心照顾下,这些孩子们一天天健康成长,每个人逐渐焕然一新,让她非常的感恩。

何秀兰姊妹在四川儿童村的工作经历同样感人。何姊妹说,儿童村的工作不是靠她个人的能力去担当的,很多时候她只有跪下来祷告求神赐下智慧和力量去战胜前面的各样挑战,因此在儿童村的那些年她真实经历到神的同在。

法拉盛第一浸信会主任关荣根牧师在信息分享中表达出对角声中国儿童村的支持。除了为该圣工献上金钱、祷告外,他更鼓励大家直接前往儿童村亲自服事那些孩子们。

"我相信,当你们经历后会感受到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投入和支持的事工,而且是值得我们更多投入和参与的。"他说。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