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基聯培靈大會高銘謙主講 王權與神權張力析歷史教訓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培靈奮興大會最後一場「王權與神權對立」 

華基聯培靈大會高銘謙主講 王權與神權張力析歷史教訓
高銘謙牧師。 |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視頻截圖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主辦第31屆培靈奮興大會已於11月7日圓滿結束。為期七天的培靈大會以「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惡的事」為主題,在最後一晚的聚會中,講員高銘謙牧師以「神權與王權」為分題主講。

他甫開首歸納前六晚列王惡行的信息,指出所羅門王晚年行惡導致國家分裂為南北兩國,耶羅波安設立金牛犢使百姓陷在罪中,而巴沙雖見證前王之惡果卻未引以為戒,依然行惡,最終遭受神的審判。 

列王紀報應觀:行惡必承受後果

高牧師繼而進入正題析解亞哈謝的惡行。列王紀下一章記載他患病時不求告耶和華,反而尋求鬼王巴力西卜,遭受先知以利亞斥責其必死,帶出王權與神權之間的對立。 

亞哈謝三次差遣五十夫長,以「快快下來」(11節)的命令催促以利亞順從王命,企圖以王權壓制神權。前兩批五十夫長被神降火燒滅。高牧師解釋,神降火燒滅驕傲者,表明神不容許人自高自大:「在神面前謙卑是每個人一生的功課。人容易自我膨脹,但透過謙卑敬拜,並從前人的失敗中學習,我們就能扭轉錯誤,避免重蹈覆轍。」 

第三批五十夫長吸取教訓,以謙卑態度懇求以利亞,因而得以保全性命。而以利亞願意隨同前往,乃是順從耶和華使者的吩咐,最終亞哈謝仍然死去,證明王權必須向神權屈服。 

高牧師總結指出,列王紀的作者傳遞一個重要的報應觀:「不論我們是誰,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就一定有後果」讓我們明白,在歷史舞台上君王雖看似主角,神卻是介入這個歷史舞台並且掌權。 

最後,高牧師呼籲會眾要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拒絕行愚昧卑賤之事,並鼓勵有感動的會眾回應時代需要,投身全職傳道事工。 

培靈奮興大會直播或重溫講道,可瀏覽聯會網站:

https://www.hkcccu.org.hk/zh-hant/about/activity_info_detail/110/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