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嬰兒潮或引致美國教會出席率猛升 編輯室 2010年6月30日星期三 上午10:34 美國一項關於教會出席率的調查發現,2010年信徒出席教會聚會的比例有所上升,但相信這與經濟不景氣無直接關係。 據《基督教郵報》報導,蓋洛普(Gallup)調查機構於2008年2月至2010年5月期間訪問了逾80萬人。在2008年調查中,表示上教會的美國人有42.1%,至2010年相關的百分比增至43.1%。由於訪問人數多,在統計上這個上升的百分點所代表的人群為數不算少。 在2010年的調查中,三成半的被訪者表示每周至少一次出席教會聚會,8%幾乎每周參加。逾一成被訪者每月只去一次,25%表示「很少去聚會」,表示從不參加聚會的亦有2成之多。 調查發現積極上教會的多是保守派信徒、非西班牙裔的黑人以及共和黨人士。而最不常參加聚會的則是自由派、亞裔以及年齡介乎18至29歲的信徒。 每當經濟不景氣,或有天災人禍時,總有不少報導指出大量人群湧入教會尋求安慰。但蓋洛普調查特別強調,參加聚會信徒的比例有所上升與經濟不景氣無直接關係,因為與此同時人們對經濟的信心亦同時加增。 蓋洛普調查在2009年曾進行一次調查,證實在經濟衰退期間,教會出席率其實沒有重要的變化,並且在人們對經濟情況感覺負面時,表示信仰重要的人並沒有同時加增。 調查機構指出,聚會出席數字上升的原因或與嬰兒潮有關。傳統上,65歲或以上的人群比年輕人更傾向會出席聚會,隨著上世紀50年代二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一代走進60歲、宗教參與的活躍時期,或可能解釋聚會出度率上升的現象。 假如這真的是聚會出席率攀升的主因,機構預測未來幾年的數字仍會持續上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