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電台全球總裁蒞港 分享50多年碩果

環球電台全球總裁蒞港 分享50多年碩果
環球電台第四任全球總裁李樂仁出席香港的分享感恩會,為華語事工打氣。(圖:基督日報/陳麗斯)
環球電台全球總裁蒞港 分享50多年碩果
環球電台亞洲區中國事工主任項仁宇介紹環聖的華語事工。(圖:基督日報/陳麗斯)
香港環球電台上周四(6月17日)舉行了分享感恩會,分享事工異象及華語事工狀況,百多位來自不同教會機構的教牧同工及支持的信徒出席。環球電台第四任全球總裁李樂仁(Lauren Libby)亦出席聚會,為華語事工打氣。

環球電台自1954年在蒙地卡羅開始用廣播向南歐傳福音,至今廣播已覆蓋了歐美非亞等洲,並使用225種語言傳播訊息。而中國的事工由33年前在西太平洋的關島建立第一座短波發射台開始服侍中國大陸信徒直至今天。

李樂仁說:「環球電台的任務很簡單,就是要幫助教會完成大使命:使萬民作耶穌基督的門徒,利用大眾傳播媒介接觸許多人,使得信徒因實踐聖經教導活出耶穌基督的生命;並與不同國家的機構合作傳播訊息,為耶穌接觸世界,用傳媒造成持久的果效。」

他表示環球電台是用最有效接觸最多的人的途徑。他指出美國之音有15種語言,英國廣播公司用75種語言、德國廣播公司有45種語言,而環球電台則用225種語言傳遞訊息。他又引美國之音總幹數個月前發表的言論,說他們只有4000萬美金基金;但環球電台用同等量的資金所作的果效比他們多出三倍,所以神有效地使用環球電台的資源去工作。

除了電台節目外,環球電台亦通過廣播、互聯網等等各種方法,進行教會領袖培訓、口頭傳播事工、全人關懷事工、兒童及青少年事工、婦女事工及互聯網事工等工作。

環球電台亞洲區中國事工主任項仁宇介紹該台33年的華語事工前,先回顧了中國過去60年來福音的發展。他表示1949年估計中國的信徒約只有70、80萬人。後經歷1952年開始的三自愛國運動、1966年開始的十年文革等等艱苦及逼迫後,信徒不單沒有因此減少,人數更倍增100倍,成就了中國教會史上最大的增長。

環球電台自1977年在關島設立發射站後,在33間事奉中國信徒,包括提供節目、設「空中神學院」牧養青年領袖、製作課程教材等供教會使用,造福信徒。項仁宇表示去年有約170萬人次拜訪網站,並有600萬個節目檔案下載率。他相信節目被下載及被複製分送後,所造就的人數會比此數字為高。

現時香港環球電台正尋找合適的總幹事帶領本港的事工發展。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