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文化基督化下的企業基督化使命

「文 化基督化」是趙天恩牧師提出的中國宣教「三化」異象之一,是當代基督徒的使命。在「三化」過程中對中國本土的信仰系統、文化本源也要講分,不能只講和。因為中國傳統文 化中有眾多本質性的攔阻福音的因素,這些因素在文化領域蒙蔽了民眾的眼目、阻隔了福音的拓展、甚至妨礙了文明進步。比如當下在大陸大行其道的儒家主導的企業文化,本質 上就是官僚等級、唯靠道行高深的聖人、崇尚厚黑與權術、官本位的文化,這種企業文化最終演變為目前中國企業界最為推崇的「狼文化」。而基督化的企業文化,體現的是僕人 式的領導、天職精神、企業內外滲透愛心、對權力的制衡、對規則的尊重的一種「羊文化」。 「三化」要切中當下中國市場經濟下的教會轉折。市場經濟這個伴隨宗教改革而來的新生事物使中國教會正在經歷三個轉折:農村中心——城市中心;不談經濟——經濟生活作見 證;弱勢群體——中堅階層。實際上這也就是福音從台下-臺上;從邊緣-中心;從支流-主流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福音要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遍及經濟領域的每個角落。 經濟與信仰的脫節是當下主內的普遍現象,有些企業家由於基督徒員工不敬業甚至說出了:「我發誓再也不招基督徒員工了」的呼聲,不少基督徒企業家毫無商業倫理,教會裏一 套,社會上一套,假冒偽劣、行賄受賄、專斷混亂。而社會上流行崇尚叢林法則、獸性原則的「狼文化」時,眾多基督徒經濟人士無動於衷、熟視無睹。而我們謀求信仰與經濟的 一致是在矯正這些基督徒的行為,是在強化信仰而非弱化信仰,使信仰能在社會上大面積展開,使更多的人因基督徒好的經濟行為將榮耀歸給在天上的父。 在市場經濟領域、企業文化與管理中推進「文化基督化」有三個重點: 一是天職觀的推廣。正如哥林多前書 10:31「所以,你們或吃或喝,無論做什麼, 都要為榮耀神而行。」也如約翰•加爾文所說「世界就是我們的修道院」,工作就是我們的敬 拜方式,就是在經濟這個修道院中修道的方式,經濟領域的工作與牧師的神職一樣神聖。工作是天職,所以是使命,所以要聖潔。工作是呼召,正如德國哲人韋伯所說:「職業思 想便引出了所有新教教派的核心教理:上帝應許的唯一生存方式,不是要人們以苦修的禁欲主義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個人在現世裏所處地位賦予他的責任和義務。這是他 的天職。」 二是僕人式領導以及法治、監督制衡、秩序觀念在企業管理中的體現。儒家式的管理是金字塔形的集權管理,唯上不唯下,官僚主義橫行、視員工為奴隸、視顧客為仇敵。而且出 於對人的有限性和罪性的漠視,所以對有權位者缺乏監督與制衡。基於聖經原則的管理強調人的有限性,實施法治而非人治,尊重秩序和契約,強調對權力的監督,而且根本上是 基督為門徒洗腳的服侍性企業文化,強調將愛心貫徹到企業的方方面面。 三是羊文化的推廣。 自《狼圖騰》出版後大陸企業界開始流行狼文化。狼文化的特徵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毫無誠信;「你死我活」的殘酷競爭;貪婪蠶食、魚肉客戶、供應商 是冤大頭;無人性、親情、冷漠的強制執行、甚至野蠻奴役;透支健康和道德;一統天下、吃掉主義、踐踏規則破壞市場。狼文化本質是叢林法則、獸性原則等敵基督文化在經濟 領域的蔓延。而羊文化的本質是基督福音在經濟、社會文化領域的彰現,是「文化基督化」中重要的一環。羊文化的精義是奉獻、犧牲、擔當、我死你活、愛、服務、雙贏、謹守 規則、寬容、多元、民主、聖潔、公義等。羊文化的方法論一是以善勝惡, 「不要以惡報惡。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馬書)。二是從自我更新開始,更新社會。「 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馬太福音)。 在經濟領域、在企業文化領域傳播福音並見證基督,這是上帝為中國開的宣教的出路,也是文化基督化、信仰強化的一條出路。我們要通過企業文化的更新進一步更新社會文化, 通過立足企業文化來主導社會主流文化,使那些誤導中國經濟界的魔鬼撒旦的伎倆在上帝的光照下煙消雲散,使福音全面彰現在中國的企業內外、市場經濟領域,讓職業人士、企 業家全面見證基督的榮耀,逐步使社會文化、民族文化基督化、福音化,讓全地高唱哈利路亞。 中國福音會與中國宣道神學院,將於10月26日合辦趙天恩牧師紀念講座,主題「福音信仰•根植中國--中國教會的文化使命」。由中國福音會會長李錦綸博士以及中國人民大 學哲學系學者曼德先生主講。 相關新聞: 李錦綸:福音信仰、根植中國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