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道德再响警号 道德教育由教会当 編輯室 2007年10月18日星期四 上午7:47 翻阅数日的报章,不但找到未成年少女怀孕的新闻,还有少女援交揾快钱的报导。"援交"是援助交际的缩写,此名称源自日本的名 词,指少女为获取物质享受,包括:金钱、服装、饰物和食物等,会答应男士约会,有时也会涉及"双向互动"色情交易。若意外怀孕,多数堕胎了事。 这股风气现藉著互联网扩散,情况已日益严重,在网上论坛已设有"援助交际区"任由网民自由讨论,甚至有赛后报告、交流推介、工作指引。如此是很容易让更多青少年参与其 中。不但如此,互联网对援交者更带来自主权,少女把自己的资料贴上告示,列明交易项目和价格,最后还有选客的权利。这样可能会吸引更多价值扭曲的少女考虑投身。 据循道卫理杨震社会服务处油尖旺青少年综合发展中心所发表《香港少女援助交际现象初探》的研究报告,成功访问6名年龄介乎15至18岁的援交少女,指她们有五大特征,经济状 况不佳、与父母关系疏离、追求物欲生活和被爱感觉。 就这方面,社工吁社会应强化性教育和道德教育。可是政府、社会和家长已寄望学校培养出成绩优良兼技艺超群的学生。试想想,究竟还有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再教育学生正确 的道德观呢?单靠每年数个道德讲座、每周一次宗教活动、每日不多时候与老师或社工面谈,这是否真的有效去帮助青少年人吗?援交文化已成社会的道德警号了,必须计划一些 具体方法去落实强化道德教育。 在道德教育上,教会可以作更多的贡献。基督教一直提倡贞洁运动、正确性教育、健康家庭和人际和谐等的价值观,加上近十年教会对青少年事工是十分重视的,愿意投放不少人 力资源下去,陪伴青少年成长。教会可考虑承办学校的道德课程或活动,一方面广传福音,另方面建立下一代。不再让香港的道德继续倒退下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