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印度 耆那教徒 Jain 編輯室 2011年5月27日星期五 上午9:14 一个耆那教徒的嘴上戴著口罩,不是因为咳嗽,而是因为他害怕不慎吸入空气中的小昆虫。此外,他走路回家时也很小心,避免踩到地面上的小昆虫或小动物。 耆那教徒为什么要采取极端措施,避免伤害小昆虫呢?因为耆那教徒相信,所有动物,包括卑微的小昆虫,都有灵魂。耆那教徒相信,即使杀死一个最低等级的生物,都会导致自己在转世之后,来生充满苦难。 "耆那"一词,来自梵语单词Jina,意思是"生命痛苦的胜利者"或者"征服者"。主前五百在印度由一位叫做摩诃维拉(Mahavira)的教师创立﹐最初只是印度教内部的一个改良派别,其后发展成为独立的宗教。耆那教徒不相信上帝创造宇宙的理论,认为宇宙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因此也就没有造物主。 对耆那教徒来说,宗教意味著责任﹐要放弃一切世俗愿望,遵守严格的五个基本道德规范,即非暴力、非拥有、真实、纯洁的性、不偷窃。一个人,如果能够摆脱所有的邪恶羯磨(业),他就能够具有完美的知识和力量,并成为一个神,这个过程被称作解放。在耆那教中,由于有越来越多的信徒达到解放状态,因此神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耆那教徒的识字率高达94%,是印度所有宗教信徒中识字率最高的群体。耆那教徒一向富有,他们往往把孩子送到名牌大学中。由于耆那教徒追求知识,故此,接近耆那教徒的一个好办法,就是校园福音事工。 祷告: ●求神祝福及使用印度校园的福音工作,让校园同工有爱心,见证去得著耆那教徒。 ●祈祷耆那教徒能够明白,所谓转世仅仅是一个来自恶者的谎言,当主耶稣基督再来时,所有未信主的人都必须接受神的审判。 ●求神开启耆那教徒的心,让他们认识真正的生命赋予者耶稣基督。 默想: 祷告的范畴--称谢 todah (一) 我好发称谢的声音.也要述说你一切奇妙的作为。〈诗26:7〉 祷告是由神设计的,这让你惊奇吗?凡是按祂的旨意运作的事,都是由祂设计的,所以祷告有什么例外呢?你认为由于祷告是由你口中发出,祷告的结构与运作就是你发明的吗?大卫晓得不是这样。在这篇诗篇中,他用一个字提醒我们,祷告是属于一个系统类别中的一部份,范畴由神介定。当我们看到它的希伯来原文时,就会发现关于祷告的另一些事,它是在一个大得多的图片中的一部份。大卫用了todah这个字,与利未记七章12节中是同一个字,在那里我们看到它在适当的上下文中。它是用在平安祭这类别所献的祭物中的字,换句话说,称谢〈感恩〉是shalom〈平安〉的一个次类别。让这沉淀一下吧! 感恩属于shalom的范畴,意味著它是经历幸福与正确关系的一部份。它是以个人的身份表达的,我可以为好的工作、好的学校、好的邻舍、或安稳生活,感谢主,可是这些都只是外在的环境而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