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癮四力」遇上「五重醫治」——福音戒毒研討會分享終極戒癮大法

「戒癮四力」遇上「五重醫治」——福音戒毒研討會分享終極戒癮大法
福音戒毒研討會參加者來自不同宗派教會及社工人員,約50人出席。 | 基督日報/Isaac Leung
「戒癮四力」遇上「五重醫治」——福音戒毒研討會分享終極戒癮大法
劉民和牧師。 | 基督日報/Isaac Leung

台灣晨曦會福音戒毒總幹事劉民和牧師、香港中文大學副教授莫文光教授,以及福音戒賭、戒癮事工先驅蕭如發牧師日前於基督教基協堂舉行的福音戒毒研討會上,深入交流助人戒癮的心得,提出「戒癮四力」及「五重醫治」的綜合戒癮模式。

劉民和牧師:福音戒毒的精髓是拯救靈魂

劉民和牧師在福音戒毒領域深耕超過四十年,領導晨曦會成為橫跨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新加坡、緬甸及香港等地的國際組織。他強調,福音戒毒的核心並非流程管理,而是關懷每一位戒毒者的真正需要——靈魂的得救。「福音戒毒的精神,是用基督的愛去愛人,精髓乃在於拯救人的靈魂。」他在台灣設立學院,為服事者提供神學、組織與財務等全方位訓練,堅持目標在於讓更多人聽聞福音、得以信靠耶穌。

劉牧師分享其生命見證——年輕時曾因吸毒誤入黑社會,後來蒙恩信主,深知唯有基督的愛,才能帶來根本改變。他提到,有次為尋找昔日打過他的黑幫成員時,對方雖拒絕聽道,卻因其女兒喜愛芒果,劉牧師每次拜訪都帶上芒果,最終感動對方決志信主並接受洗禮,印證了「愛」的真實力量。 

「戒癮四力」遇上「五重醫治」——福音戒毒研討會分享終極戒癮大法 
莫文光教授。 | 基督日報/Isaac Leung

莫文光教授推「五重醫治」:吸毒是靈界的問題

莫文光教授曾擔任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副教授,於2008年退休後蒙恩感致力在中國、菲律賓及馬來西亞等地建立福音戒癮毒中心,幫助許多吸毒者藉著福音戒毒脫離罪惡及毒癮的捆綁。他指出,現代成癮行為不僅包括吸毒,還有色情、賭博及手機沉迷,當中吸毒的危害最為嚴重,影響個人健康、家庭及親人生活。

莫教授強調,戒毒不能僅靠藥物治療,必須從屬靈層面著手,讓耶穌的福音深植於人的靈魂,從內而外帶來醫治與更新。他提出獨創的「五重醫治」理論,並撰寫專著《五重醫治.福音戒癮毒》,闡述毒癮根源乃因惡靈入侵,操控人的行為,染毒癮者如同被漁夫用魚餌誘捕,難以掙脫。他指出:「吸毒是靈界的問題,單靠藥物無法根治,必須靠驅趕邪靈,讓人從魔鬼的權勢中獲得真正釋放。」

「五重醫治」涵蓋靈性醫治、心思醫治、情感醫治、意志醫治和身體醫治,著重全人得救及生命重塑,當人從魔鬼的捆綁中得釋放,便成為新造的人,進入嶄新的屬靈層面,開始生命重塑與成長,成為主的門徒。

莫教授分享多個趕鬼經歷:曾有一名女士被邪靈附身,家人不得不用鎖鏈將她鎖住帶來戒毒中心,經過趕鬼禱告後掙脫綑鎖,生命徹底改變並接受福音得救。另一個男士戒毒後雖讀聖經,卻無法體會耶穌的愛,因為他曾修煉氣功且有暴力傾向,身上仍有邪靈纏繞。莫教授為他禱告驅邪靈後,該男子開始真實經歷耶穌的愛,認真讀經,生命逐步更新。 

「戒癮四力」遇上「五重醫治」——福音戒毒研討會分享終極戒癮大法  
蕭如發牧師。 | 基督日報/Isaac Leung

蕭如發牧師:「戒癮四力」助人成就新生

有「福音戒賭牧師」之稱的蕭如發牧師服務戒癮群體數十載,退休後創辦基督教基協堂,持續致力於基層服侍。對於「五重醫治」理論,蕭牧師回應指出:「心靈健康的人較不易被鬼附,然而吸毒者一旦染上毒癮,意志薄弱,難以自制,魔鬼更容易趁虛而入。真正的生命改變需要聖靈的工作,必須以生命和神的話栽培。」

談到為何部分戒賭者會重返舊習,他強調核心原因在於生命尚未真正成長。他說:「戒賭戒毒的時間不漫長,但生命成長的時間卻很長,必須一路向著標竿直跑,忘記背後。」蕭牧師也打趣說:「一生要成長,努力似耶穌樣,要有斤有両」、「無成長,唔夠斤両,魔鬼就拍掌」。​

因此,他集中提倡「戒賭四守」與「戒癮四力」兩大法則。「戒賭四守」即個人持守——不再賭博、借錢、說謊及傷害家人;屬靈保守——要勝過魔鬼試探必須有神保守;家人看守——家庭重建是賭徒更新的目標,鼓勵家人關心、看顧、商量與溝通;肢體攜手——激勵賭徒成為信徒,再作主門徒。 「戒癮四力」則包括:個人願意更新的力量,加上家人與教會的合力,以及上帝屬靈的力量,這是更新人士得救的關鍵力量來源,具備這四力,人就能得救。 

他亦表示「戒癮四力」與「五重醫治」相輔相成,期待大家團結力量,共同推展福音戒毒,使更多有需要的人得著釋放與祝福。

福音戒毒研討會以「過去、今日、未來」為主題,參加者來自不同宗派教會及社工人員,約50人出席。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