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引入「記憶法」幫助有效記憶經文

坊間流行各種的記憶法,近年開始有牧者開始嘗試將記憶方法引入教會,在主日學幫助學員記憶聖經經文。 宣道會大埔堂的Ester師母就是教導有效記憶經文方法的老師之一。她表示一般人只運用左腦進行記憶,而記憶法能幫助開放右腦思維,運用全腦記憶。 她授課的內容是以「六感啟動法」,利用人的六個感官包括圖像感、節奏感、空間感、感嚐感、體驗感及內潛感,啟動學員以視覺、聽覺、嗅覺、味覺、感受及潛意識等幫助將聖經訊息系統化,以助記憶。 她舉了一個例子講解如何用感官幫助記憶聖經人物。例如很少人會記得耶穌的12門徒的名字,師母就用了人體的12個位置作為圖像加強記憶。「彼得是磐石,我們讓學員想像磐石的圖像;愛徒約翰曾很親近主,所以約翰的樣子掛在耳朵的位置上。又如多馬,我會教他們想像很多馬匹在手上奔跑;雅各的其中一個意思是『抓住』,讓他們像想像利爪抓住背部的圖像。」如此將12個門徒一個一個放在身體各位置,以影像的聯想記憶起來。 至於長而累贅的經文有不同的記憶方法。師母盡量用圖像、聲音等啟動學員的記憶力。她舉例詩篇第一篇:「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如何記呢﹖方法是將文字轉化為圖像及聲音。她讓學員聯想每個文字的形象,與其他學員互相描繪,如「不從」讓他們想起「NO」,「惡人」聯想身穿黑色間條衣服,甚至可以有手鐐鐺鐺的聲音;「計謀」則可以燈泡亮起來代表,如此三幅圖畫串連起來時可以啟動學員的記憶。 師母教授記憶經文的方法兩次共20課。她表示一些學員的反應不錯,認為此法不單對記憶經文有幫助,在日常生活中亦能運用到。不過她亦坦言一些學員本身缺乏聯想力,需要反覆加強聯想的練習。相反本身對聖經有一定認的學員會會對記憶法更易掌握方法,果效較顯著。 上課的側重點是練習以圖像等啟動記憶而不是講解經文。至於學員的人數,一名老師可以教20人的班,40人的班則需要助教輔助。 此記憶經文方法初見成效,師母有否打算在全港教會大力推行﹖她表示未有此打算,但希望能在相熟教會開始推廣,幫助教會進行聖經教導。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