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禁止販賣黑奴的福音派政治家看基督徒從政

華人基督徒普遍認為 愛神愛鄰舍的信徒不應該、也不可能從政, 因為政壇太過黑暗,不適宜沾污自己。筆者現推薦一齣電影,希望信徒讀者有機會可以欣賞及從中得到屬靈亮光的鼓勵,為基督作世上 的明燈。 今年2、3月間在美國、4月在加拿大上映一齣電影名叫 AMAZING GRACE。其中主角乃英國當時國會議員 [Member of Parliament] 兼社會改革家威伯富思 [ William Wilberforce , 1759-1833] ,他遺下的光榮事跡值得現今的基督徒 [特別是福音派的] 加以反省和作為社會關懷行動的借鑒。 這位畢業於劍橋大學的威伯富思,年21歲時當選作國會議員,對獻身於國家有極大抱負。然而,1年多之後他有重生得救的經歷,隨後還尋求應否作傳道人為其一生的最高目標。正 如不少信徒都可能有的疑問,就是:作什麼才是榮耀神、讚美神的事業呢﹖ 在該電影中,他為了要移開這個使他掙扎了一段時間的心頭大石,就親自來到他的屬靈導師 John Newton [紐頓] 的面前,希望導師可以助他認定神的心意。 “繼續從政當MP還是離開政壇去作全時間的傳道人呢﹖”這是寫詩歌『奇異恩典 Amazing Grace』曲詞的紐頓要輔導的難題!紐頓本人曾經是販賣黑奴的船長,他自己因此有深沉 的罪咎經歷,也知道這位年青政治家有立法禁止販賣奴隸的豪情壯志,於是就提醒他: 假如你有神的呼召和聖靈的感動就不怕勇往直前“GO AHEAD” !他清楚知道單靠個人層面 不能作什麼大事改革世人的腐敗和邪惡,一定需要政治和國家機關的功作,方可事半功倍。 該電影可以給予基督徒很多的反思,現在稍作點滴思考。 其一,既愛神又愛鄰舍的信徒不只是隔岸觀火、空談愛心而沒有具體行動。當威伯富思的心靈在上述的掙扎、求問“我的生命是讚美神還是作社會改革”這期間,他的一些同僚就 坦誠地對他說:“你可兩者兼作 You can do both !”筆者從其他的學術文獻中發現他被視為當代的信徒模範,他擠身於十八世紀的福音派運動 [Evangelicalism] 的偉人榜之中 ,與佈道家George Whitefield [懷特飛] 和John Wesley [約翰-衛思理] 並列為對英美社會最具影響力的基督徒。這位深受清教徒偉人 [ 如Richard Baxter ;美國生長的 Jonathan Edwards ] 影響的年青政治家,他委身從政乃基於要榮耀神,立法禁止販賣奴隸乃是愛他的鄰舍、作光作鹽的行動表現! 其二,遵循耶穌基督教導的信徒,在盡心、性、意、力的人生歷程中,要甘願為放下舒適的生活、面對群眾壓力去擔當神給予的使命,無論這使命是多麼的艱巨!威伯富思本出身 於英國名門望族、畢業於世界頂尖學府劍橋,理應可以優哉游哉、天天酒肉佳餚去度過一世。然而,他選擇遵行上帝的公義:捍衛每個人的尊嚴﹔沒有人可以隨意奴役他人;強壯 的人不可欺壓或任意剝削他人的生存權利。在現今普遍已經接納 “人人平等”的時代,你可能不會理解當日要立法禁止販賣奴隸的巨大阻力。其實,當日要禁止販賣奴隸比較今天 阻止賭博在社會擴張還要艱巨,因為販賣奴隸這行生意涉及歐美多國無數人的 “飯碗權利”, 禁止販奴就對於叫萬千人失去生計!難怪他在國會內“打仗”要20多年才通過第一 條在英國執行的禁奴法案,要他死後3天英國才在所有英聯邦國家全面禁止販奴。 其三,他成左漲]素也包括他重視人類的同情心,換句話說,他懂得以人類的高貴品格去打動他人的自私自利的思想。當時美國和歐洲包括英國的中產階級和上流社會都以販奴為一 門大生意,而勞動階級不少也加入這種航海職業,紐頓[J Newton]也是曾經如此。要扭轉社會上、中、下各個階層的人對奴隸的觀念,不單要指出他們的自私自利,更要從正面去 提昇人類的崇高一面。 電影中導出他透過具體的物證,說出黑人奴隸的悽慘經歷,終於激發起上流貴族對奴隸制度的厭惡、認定這種制度的黑暗,從而加入他的陣營去阻止集體罪 行的延續。 威伯富思確實是個既愛神也愛鄰舍的生命表現,他不是一般的政客,而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政治家。這齣電影不單使基督徒得到激勵,明白上帝也可呼召信徒去從事政治完成神聖的 人生目標,更讓其他觀眾明白到純潔、正直的基督教信仰也能改善社會的不善之處,給人類社會帶來希望和實際的人生目標。 [題目經過編者修改] [作者保留此稿的版權]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