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情文化衝擊 教會性教育「缺席」?

香港社會上色情資訊泛濫,日漸開放的情色文化不斷衝擊著傳統道德觀念,近日有專文分析教會對此現象所作出的回應,並探討教會是否在性教育上「缺席」。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教牧事工部《教會智囊》在2月份「如何回應色情文化﹖」專文中指出教會反對色情是因為色情物品扭曲兩性關係,並關乎有著神形象的人的尊嚴,因此已超出私德的問題,人對色情的態度更是直接挑戰信仰中的人觀。 文章認為基督信仰對「忠誠」的堅持是社會的根基,但由於基督徒持守分別為聖的生活,道德標準必然比社會大眾保守,因此教會不可能滿足一般社會人士的道德標準。但教會不能妥協於主流社會的標準,而應主動批判世俗的已習以為常的性文化。 但事實上教會信徒亦深受色情文化影響之苦。青年信徒面對與不信者同樣的性誘惑,但在掙扎過程中更痛苦。此外有美國研究顯示差不多3分之2的男性信徒、甚至半數教牧於一年內曾瀏覽色情網站,可見教會內並無特別的「免疫」。 對於教會在提出正確的性觀念上是否缺乏的問題,文章指出一些教牧、學者及相關專業人士的觀察及經驗得出不同的看法。 富豐富青少年性教育經驗的程翠雲女士認為教會對性教育的態度較以前開放了很多,而且數年前她已看到有在性教育上構思與做法都很前衞的教會,令她印象深刻。性文化學會主席關啟文博士亦同意教會對性教育比以往開放很多,但他亦同時看到部份堂會對性教育有多少保留,故此仍有空間。 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更直言教會對性的神學觀念「出了問題」,基督徒仍將性看為污穢,傳道人亦欠缺性教育方面的訓練,教會有心無力,無法在講台上兼顧性教育的建立。 一位廿年牧會經驗的牧師吳碧珊看到不少會友對性的問題難以啟齒,甚至教牧自己的婚姻問題也未必理想,教會裡未準備好談論性的問題。 研究生命教育的中大文化及宗教研究學系助理教授楊國強表示教會對性太少討論,認為需要補回這方面的「營養」,但他亦指出教會需要輔導及社會服務的專業支援,並神學的支援,才能有足夠能力做好這方面的教育及牧養工作。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