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拉「道路網絡館」介紹以色列大道小路

以斯拉「道路網絡館」介紹以色列大道小路
上週以斯拉培訓網絡博學城創建成功之「舊約地圖解說館」第二期「聖地山水館」開幕後,不少研經者對這次可以在網上「遊」聖經「山」、「玩」聖地「水」,感到非常興奮!亦有讀者回應因對一些較為默生之聖經中的山和河,如雅孔河、撒烈溪、基利波山等,表示獲益良多!

正如上週所預告,以斯拉培訓網絡又在今日 (九月9日) 推出「舊約地圖解說館」第三期「道路網絡館」。以斯拉培訓網絡的總幹事蔡春曦牧師及師母,曾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大學學院進修,並在不同的神學院擔任聖經史地科講師,亦曾帶領數十次的聖地遊學團,因此對古代以色列的大道和小路有相當的認識。

「道路網絡館」共分為「道路簡介」、「國際大道」、「歷史回顧」、「蹤橫通道」四個部份。

「道路簡介」是藉著介紹古代巴勒斯坦的道路,包括名詞、建築、種類等資料,從而了解聖經歷史的背景,對解釋聖經史實的發生,提供了基本的知識。「道路簡介」包括了:陸路與海路、旅行的限制、名詞的意義、天然的道路、貿易的幹線、道路的修築、交通的工具、兩種的道路。

「國際大道」是藉著介紹巴勒斯坦最著名的兩條大道,即「國際沿海大道」及「王道」,從而了解聖經歷史的背景,對解釋聖經史實的發生,提供許多確實的資料。這個部份除了藉專文闡釋和地圖解說之外,更有國粵雙語任選的短片播放,資料非常豐富和具體!根據以斯拉培訓網絡的同工表示,地圖的路線是經過精心的考究及用心的繪圖而成,而且當轉動鼠標時,地圖即可放大和縮小。

「歷史回顧」是藉著介紹特選之五件舊約時代的歷史,作為印証兩條國際大道對以色列的重要性,從而了解聖經歷史的背景,對解釋聖經史實的發生,有很大的助益。這五件舊約時代的歷史,前兩件是非聖經資料,不過是發生於聖經舊約同時代,對了解聖經的背景有助益,後三件則有關分地、大衛和所羅門的版圖、亞述的入侵,對一大半舊約的歷史情況都有交待。這個部份除了藉專文闡釋和地圖解說之外,亦有國粵雙語任選的短片播放,內容非常吸引!

「蹤橫通道」是藉著介紹巴勒斯坦最著名的兩條大道以外的其他主要通道,即四條南北通道 (包括:朝聖道、裂谷道、分水嶺道、沿海道)、三條東西通道 (包括:低地道、亞雅崙至希實本通道、蘇丹道)、五條其他通道 (包括:拉吉到隱基底、伯示麥到耶路撒冷、希伯崙到死海南端、梭哥到示劍、亞柯到加利利湖南) 從而了解聖經歷史的背景,對解聖經史實的發生,提供許多確實的資料。

下週五將會開放的是「舊約地圖解說館」第四期之「天氣概況館」,隨後還有第五期「地質應用館」、第六期「名城要塞館」,敬請留意!

要觀賞「以斯拉博學城」的內容,必須先成為會員,年費為三十加元。成為會員後,你就可以馬上瀏覽「博學城」的所有內容,詳情歡迎進入以斯拉培訓網絡網站:http://www.equiptoserve.org或http://www.equiptoserve2.org。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