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督少年军今年推出重头戏"爱‧家庭运动",推动家庭核心价值。为何一向以孩童及青年人作服侍对象的基督少年军会突然扩展及家长,推行家庭运动呢﹖本报为此特与总干事事吴淑玲(Angel Ng)访谈,分享基督少年军的发展趋势。
Angel坦言推行家庭运动与基督少年军近年整体会员人数下降有关。她表示近年香港有很多基督教的学校及服务中心都照顾到3至岁的学童,例如女童军有"小蜜蜂"队伍,促使基督少年军在09年9月开设"小绵羊"组别,将3至5岁的幼儿也汲纳到BB大军中,至今小绵羊分队已有14支。
但没想到幼儿级开设的同时亦将家长群体吸引过来。Angel说:"幼稚园家长的支持很重要,因为他们主导了孩子参与什么活动,而且亦会陪同他们出席活动。家长带孩子们返集队后一般不会走开,因为交通时间一来一回甚为费时,因此在他们等接送时,很多分队就聚了一群小朋友的家长。"
她笑说家长既是fans,亦是义工甚至是导师。孩子聚在一处集队,家长就聚在外边等待,闲话家常,或看看报纸书刊,这些时间让家长有机会接触教会。一些分队看出家长亦是一大禾场,亦腾出人手做兼顾家长的工作,甚至开设家长小组,或聚集家长分享管教子女的心得。有的队伍甚至会因为人手短缺,把家长也汲纳过来充当义工或导师,帮助带领幼童上厕所,或在联欢会时制作食物等,让他们有参与的机会,亦让教会有机会服侍家长这一大群体。
在这些背景下,加上得到政府资助,"爱‧家庭运动"便乘势,针对家长们进行一连串的讲座及活动,当中甚至进行"有品家庭"选举。"有品家庭"又如何与青少年拉上关系呢﹖
Angel谓,基督少年军一如其名本著基督教精神培训青少年,其活动有基督教教育的元素。一些分队结连教会的主日学课程:"我们的宗旨是训练青少年具备虔敬、纪律、自爱、服从等良好品行,亦通过步操训练他们的专注及团队精神。此外我们亦著重社群团队服务的意识,我们的团队有不少爱心服侍的机会,如探访长者及有需要家庭,在圣诞节时有『心愿树』的活动,按老人家的需要例如一包米、一张棉被等,送到独居老人家里。"
除了以基督教教育及爱心服务外,BB军亦重视全人的培养,包括爱上帝、自爱自尊、尊重别人等,希望培养青及儿童成为有品格的人。Angel分享,团队中不少成员来自中产家庭,物质丰富,出入家佣接送,更勿论会在家帮忙家务,但通过培养他们建立人生价值及自理的品格,能让他们将良好习惯延身到家庭及生活中,实践出来。
她又表示现代社会中父母多只有一个孩子,对子女过份溺爱,课余活动一大箩,假期亦将活动排得满满的,将孩子的生活高度规范化,因此基督少年军的挑战是如何帮助孩子建立目标。"这年代青少年缺乏目标,如何建立青少年的目标感,从而建立他们的人生在这个年代尤其重要。通过这有基督教教育元素的制服团体精神,让他们得到全人训练。"
她介绍基督少年军设有不同的专章训练,如急救、基督教教育等,考上了会将专章钉在制服上,以示他们付出过、努力过的成果,帮助他们建立自尊自信及目标感,"不同的级别设有不同的专章训练,到中学时他们可以达到24个专章之多,文的武的兼备,亦能换取最高荣誉章,并且在颁奖礼上颁发给他们。整个奖励制度能给他们目标感,对孩子是很好的奖励。"
"我们不单单教导他们,更希望他们有全人的发展,包括孝敬父母、尊重长辈、自理等。例如每次返队他们都需要将鞋子擦得光亮,我会会检查他但的制服是否整齐,借以培训他们自理的能力,希望他们回到家中能自发地整理自己书桌、物品,亦能孝敬父母,希望将意识带到他们家庭分享。"基督少年军更希望通过"有品家庭"的活动,将此理念传递给更多家庭。
现时基督少年军会员超过一万人,分队共296支。当中95支为学校的分队,教会的分队有115支,而其他机构分队16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