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会之二] 陈博士讲解"虚心的人有福了"真义

题目:"天国子民的生命表现"

[讲道会之二] 陈博士讲解「虚心的人有福了」真义
第二日午堂讲道会上,陈耀鹏博士以"虚怀若谷 心感不足"为题讲道。(图:基督日报)
第二日午堂讲道会上,陈耀鹏博士以"虚怀若谷 心感不足"为题讲道。他先提到所看过形容"八福"与香港人的观念的差异的文章,内容大意如下:

"八福"谈虚心—但香港人却求胜认叻 "八福"谈哀恸—但香港人却惜代价寻找快乐,甚少为人哀痛 "八福"谈温柔—但香港人却凡事为己争利己 "八福"谈饥渴慕义—但香港人却渴望优质生活,心灵空间越来越小 "八福"谈怜恤—但香港人却各家自扫门前雪,对弱势者诸多批评 "八福"谈清心—但香港人却营役工作,追求功名少追求神 "八福"谈使人和睦—但香港人却事自求利益 "八福"谈为义受逼迫—但香港人却名哲保身,不会强出头,不追求公义

但陈博士认为此讲法嫌以偏盖全,对香港人标签化。但另一方面却认同"八福"的确与社会的观念、世俗观念以至世俗宗教观念都有所不同:"有什么宗教会教人以贫穷开始、以受逼迫为结束呢﹖"

他指出"八福"与世俗观念不同,因此追求"八福"时要小心:"里头所讲的公义不是欢乐的追求,讲圣洁不是自我实现或心理安康。不要以个人感受去改变不变、绝对的真理,以自己舒感觉代替艰辛伦理抉择。"天国子民的品格需要小心持守。

他又提及一封电邮的内容说:「花瓶外表漂亮但内心空虚,天枰谁多给就偏向哪一边;瀑布居高临下却口若悬河,汽球被人一『吹』就飘飘然,这些我们都不要做。

相反合桃没华丽外表,却头脑充实;指南针思想稳定,东西南北都不被吸引;而给人最大提醒的是虾——当牠大红之日就正是大悲之时。」他说:「求主帮助,若我们觉得自己有点成就别不可一世,自以为是,那就是大悲之时。」

[讲道会之二] 陈博士讲解「虚心的人有福了」真义
耶稣对世人的提醒:虚心的人是有福的

陈博士接下来解释了"虚心"的意思。他指出"虚心"的翻译应是"灵里贫穷"。他指出"灵里贫穷"的三种可能的误解。第一,"灵里贫穷"不是指垂气丧气,不是失去斗心、妄自菲,任人践踏无理想,没向前动力的人;亦不代表无信心、胆怯缺乏勇气。

第二,"灵里贫穷"亦不是指灵里低落低沉。灵里低落的人没领受的神恩典,忘记自己身份。第三,"灵里贫穷"亦不是指物质贫穷。教会历史对"贫穷"的字眼有两种见解,一认为是指物质缺乏,另一认为意指精神上自视为贫穷,无论贫富不以物质为念,为神自愿舍弃财富。

但陈博士认为以上三个都不是"灵里贫穷"的真正意思,因为主关心的是灵里的事,关乎人对自己的态度。他指出"八福"用的字眼是指完全赤贫、一无所有至如乞丐的地步:"总括而言,灵里贫穷是指灵里自觉极端贫乏、一无所有,完全需要依靠上帝的人有福了,正如诗篇中所说:『我住在至高至圣的所在、也与心灵痛悔谦卑的人同居、要使谦卑人的灵苏醒、也使痛悔人的心苏醒。』"

伟大的人同时是谦卑的人

他又提到《圣经》中被神所重用的基甸、摩西、大卫等被神呼召的人都深感自己不配被拣选,但最后他们都能成就大事,因为能谦卑顺服神。

彼得原本敢作敢为充满自信,但见到主时深深感到自己污秽,说自己是个罪人,求主离开他;保罗本来无论从家谱、学历、律法标准看都是远优胜于别人的人,但在大马色路上遇见主后,把这一切都看作有损。他给加拉太、哥林多、以弗所教会写信时,自我称为小,甚至在临终时对提摩太说:"我在罪人中是罪魁",越老越看到基督的标准、完美与自己的不足。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被称为"沙士英雄"。他分享时并未以自己的成就自夸,反在沙士的经历中发现自己的无助,并分享说最无助时最感到神的帮助,因此不觉自己凯旋而归,并表示这经历是他信耶稣三十年以来与神最近的时刻。

陈博士说:"人无所依靠,无论与生俱来的才干、家族、国家都不足以自夸。有人说莎士比亚进来我们都要站立,但耶稣进来时我们都要跪下。"丹麦一名著名雕刻家花多年心血刻成耶稣的像,他所雕的耶稣像伸出手,但低著头令人看不清样貌。一次一位高傲的著名学者参观此像时说:"这像有什么希奇呢﹖连耶稣的样貌都看不到!"旁边有个小孩子听到了,就跑到他前面说:"先生,你要走到此像前跪下来才能看到耶稣的样貌!"

他进而解释如何能虚心舍己。"灵里贫穷"的人应是一无所求——在神前完全不带自我的企图,只愿实践神的旨意;此外亦是一无所知——不知神在自己身上的作为,亦不知神如何在自己身上运行祂的旨意,但愿意只单纯将自己交托神;同时亦是一无所有——认为世上无任何属于自己的,包括人甚至生命,只将一切视为神所赐所交托。他认为总括而言"虚心"就是深明自己心灵污秽罪恶,对自己能提升灵命完全失望,单单祈求神的怜悯。

"虚心"是得所有福气的基础

陈博士说:"为什么以虚心为开始﹖要得以后的恩典的话,虚心就是基础。"他表示虚心对人有三方面重要性:一是让人得神悦纳的必要条件,二是让我们得救赎的必要条件,三是属灵成长的必要条件。

让人得神悦纳的必要条件——大卫是虚心的,他向扫罗向神都自视为小;马利亚向天使说:"我心尊主为大,我灵以神我的救主为乐,因为他顾念他使女的卑微;从今以后,万代要称我有福。"耶稣降生时天使没向尊贵人显现,只告诉向当时最卑微的牧羊人。陈博士说:"登山宝训似乎真的是一座高山,靠自己无法爬上此高山,要靠神去爬,并以虚心为开始,知道自己的贫乏,坦然面对心里的贫乏。"

[讲道会之二] 陈博士讲解「虚心的人有福了」真义
让我们得救赎的必要条件——陈博士说:"人若心里不承认在神面前自己是一无是处的话,他仍是迷失的;人要承认自己灵性破产才能得救,进入神的国。"弗2:8-9"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自我膨胀的人无法容下基督,手拿黄金的无法拿更多,水杯倒空才能装水,除非自觉属灵上有此需要,否则基督无法满足我们需要。他说:"人若不自觉肚饿,怎会吃东西呢﹖同样地除非人有虚心,否则不会觉得天国珍贵。"

属灵成长的必要条件——陈博士提及耶稣强烈指责老底嘉教会:"你说:我是富足,已经发了财,一样都不缺;却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怜、贫穷、瞎眼、赤身的。我劝你向我买火炼的金子,叫你富足;又买白衣穿上,叫你赤身的羞耻不露出来;又买眼药擦你的眼睛,使你能看见。"他说,有时人自以为灵里富足实质贫穷,但若不不断虚心其实无法在神面前成长。因此虚心是基础,是属灵成长的必要条件。

愿透过信徒以"虚心"作开始作光和盐

陈博士开始时提及要为香港人平反。他提到一个重播的电视节目叫"感动香港"播出十大令人感动人物选举的人物。当中包括周日早上为邨中长者提供免费粥品的大排档老板、一位卖掉房子,并将八成家产捐给教育事业的人士、一位抱不平的议员、一位大江南北收集中草药的教授、一位自己坐轮椅却帮助其他伤健人士的女士、一位到灾区帮助人动手术的医生、一对建立私立大学的夫妇、一位节衣缩食帮助更贫穷人的婆婆等等。

陈博士说:在他们身上看不到『爱认叻』的香港人,亦看不到不为别人哀恸的香港人,看不到只为自己利益的香港人,更看不到袖手旁观的香港人。当中有三个是基督徒,当中有两位公开感谢神。求神帮助为自己基督徒身份,透过八福的表现看人看到是光是盐,并用虚心来开始。」

相关新闻 [讲道会之一] 陈耀鹏—八种心志、福随而至

(本报推出港九培灵研经大会专题,每日即时更新,与信徒一起回顾每堂讲道内容)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