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關義工」不簡單 院牧聯會致力優化團隊

在一家值得信任的醫院就診的話,醫生、護士、助護等固然要專業。但更多關顧病人靈性需要的院牧事工聯會不單努力走向院牧專業化,連探訪義工亦要接受嚴格的挑選、培訓與督導。 別以為探訪病人的義工只須圍在病人床邊唱唱歌、吹吹水那麼簡單,實際上院牧服務能發揮得淋漓盡致,乃與院牧義工團隊的質素有密切關係。 香港醫院院牧事工聯會專業發展及牧關教育督導盧惠銓表示,近年院牧聯會推動院牧專業發展,朝著六個目標前進,當中除了院牧的在職培訓及專業化等等方面外,亦將優化探訪義工的課程放於目標中,可見探訪義工的重要性。 然而他承認由於資源有限以及專業發展的緩急優次的需要,優化探訪義工課程的目標被暫緩執行,然而透過《慈聲》雙月刊,這方面的目標又再重新被提出來。 盧惠銓引澳洲維多利亞醫療院牧服務委員會2008年的一份檢討報告顯示,人們對「義工」的理解多有誤差,不少人以為義工幾乎等同於無業、無學識或沒受過訓練的人,亦以為他們的工作是隨心隨意,沒有工作規劃,或缺乏委身的一群。此外亦有人容易將義工與專業的院牧的角色混淆,部份能幹的義工甚至可能視專業的院牧為心理上的威脅。 該報告又指出若這些關注點得到適當的處理,將令探訪義工對院牧的服務帶來不少貢獻,例如受訓的牧關義工團體能為醫療機構建立社會企業及社會責任的正面形象,來自不同背景的義工亦對接觸來自社會各階層的服務受眾得到更適切的幫助等等,好處甚多。 盧惠銓表示2010年全港院牧義工超為1,005人,而院牧聯會亦開始對探訪義工課程優化的目標重新起步。今年秋季首次舉辦了「探訪義工督導課程」,有來自11個院牧事工管理組織的16位同工參加。裝備現有院牧成為督導義工團隊的訓練者,以準備建立及裝備更多義工團隊,以承擔院內院外的牧養服侍的使命。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