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 巴尼亚人 Bania 編輯室 2011年5月16日星期一 上午9:06 当我们提到权力、控制和财富这些概念时,我们通常想到这是成年人的世界;但在印度巴尼亚人的文化中,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和吸收这些概念。一个父亲因为小儿子将心爱的玩具送给了其他小朋友他会这样说,"不要把东西给别人。要跟别人讨价还价,赚更多的钱。"可见在巴尼亚人中间,不存在"给予"的概念。巴尼亚人的商业技能由父亲传给儿子,当孩子还很小时,就开始接受数学计算的训练,以便在货币兑换中获得更大的利益。他们的全部生活都围绕著如何赚钱。巴尼亚人口有六百五十万,大部分人居住在印度北方各邦中。巴尼亚人是印度教徒,他们敬拜各种财神,沉醉在赚钱之中,绝大多数巴尼亚人崇拜拉克斯米(Laksmi)和加奈什(Ganesh),相信这两个印度教神灵能够给他们带来财富,而且会令他们转世为更高的种姓,获得更多的东西。这些令到向他们传福音有一定的困难。这些财神控制他们的生活,但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无比空虚。在印度种姓中,巴尼亚人属于吠舍商人阶级。在古代梵语中,巴尼亚的意思就是"商人",今天的巴尼亚人是著名的商人和货币兑换商,控制著印度的货币兑换业,是彻头彻尾的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者。 祷告: ●祈祷巴尼亚信徒慷慨地帮助贫困者,明白拥有财富的真正意义。求主开巴尼亚人的心,见到主耶稣基督是比金子更贵重的珍宝,明白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了自己的生命,是最大的亏损生意。祈祷基督徒商人回应上帝的召唤,去接触巴尼亚人,以适合巴尼亚文化的方式,与他们分享基督。 默想: 眼见为真--荣耀的王 melek ha’kavod (二) 荣耀的王是谁呢.就是有力有能的耶和华、在战场上有能的耶和华。〈诗24:8〉 我们不再以战争的场景来想神,为什么?因为我们的神已被几百年来希腊化的文化文明化了,祂不再以具体实际的方式描述出来。我们现在以奥秘、神学的概念来想神,神是无所不能的,不是一位杀死敌人的英勇战士王。祂是无所不知的,不是坐在城门口向著所有寻找智慧的人呼喊的妇人。你明白了吗?我们越被希腊化,神就离我们日常生活的实际经历越远,怪不得我们渐渐把神从我们希腊化的文化中涂抹掉。祂不再是战士王、磐石、强壮的右膀臂、岩洞、堡垒或神圣的火,我们在祂的圣殿不脱下鞋子,因为我们已用厚软的地毯取代了圣地。我要我的神是王!我要我的神是英勇的战士,祂会为我争战。我要闻到战场的硝烟味,而且晓得祂是得胜的。我要看到神的敌人像木材一样堆积如山,我要走上神走过后的焦土。为什么?因为我需要有对"具体的神"所做的别的比喻──像抱著初生婴儿的母亲的神,不会把祂的目的对我隐藏的神,祂反而会明确地告诉我,好让我知道如何讨祂喜悦。我的人生不够长,我也不够聪明,去分辨一位把自己埋起来的隐藏之神。幸好神选择用希伯来文启示祂自己。让我们感谢祂。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