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光社逢周一《明報》刊登「『關注性傾向歧視立法』系列」
明光社從7月25日起,一連數個星期一於《明報》新聞版刊登「『關注性傾向歧視立法』系列」資訊。7月25日刊登了第一期,主題是「性傾向誤解與澄清——同性戀是天生、正常、不能改變,合乎道德的性傾向嗎?」。以問答形式,列出10個有關同性戀常見的問題和解答。

海棠侵台 救協與教會聯合進行援助行動

台灣首屆女兒節 「勵馨」舉辦萬人網路連署活動
「基督徒要求政府擱置單親綜援政策新措施」聯署活動提前遞交政府
「反性傾向歧視立法」禱告文 200多人聯署支持
「基督徒關注性傾向歧視立法組」發起「愛裡沒有懼怕—基督徒為「反性傾向歧視立法」事件的禱告」基督徒聯署行動。聯署行動於7月4日截止,共收到200多個聯署,負責人王小姐表示:「反應相當好。」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表示,聯署禱文的內容很簡單,因此響應聯署前要先清晰發起者和團體過去對有關議題的言論和立場。
《禁止種族歧視立法》諮詢結果: 大部份意見者認為需要立法
民政事務局7月初公佈《立法禁止種族歧視》諮詢結果。諮詢文件提出根據《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第一條, 把“ 種族歧視” 界定為基於“ 種族、膚色、世系、民族或人種”的歧視行為。結果顯示大部份意見人士認為有立法需要。
「單親」在教會裡無處容身﹖
昨晚7時半於中華基督教會深愛堂舉辦了「關愛與同行—單親家庭牧養研討會」,數個關懷單親家庭問題的基督徒組織探討了教會和教牧如何牧養單親家庭。會上探討了單親家庭無論在社會或教會裡,單親家庭均處於被邊緣化位置。龔立人博士提出要改變社會「福利」概念,建立互相擔當的社會氣氛。
政府設性傾向歧視查詢及投訴熱線 • 蔡志森:希望政府的態度客觀、中肯和中立
民政事務局宣佈一條專責處理有關性別認同及性傾向歧視問題的查詢和投訴熱線,將於7月7日投入服務。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向本報表示,同性戀者常常說受到歧視,但往往不能講出具體確實的例子,「歧視」不是憑個人感受判別。希望政府實際地了解和判斷他們是否真的受到歧視。
台灣新聞局宣布:分級辦法7.1上路
【台灣報導】儘管民間出版品分級自律團體運作的配套措施尚未啟動,新聞局仍依原定時程,從七月一日起實施「出版品及錄影節目帶分級辦法」。考量部分業者準備不及,新聞局表示,將行文各地方政府,建議執行取締工作的地方政府新聞單位在施行前三個月內先進行勸導,讓出版業者能積極配合出版品分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