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天能換取十萬條生命? 台舉行記者會倡修訂法例:在墮胎前至少思考六日
2005年5月24日星期二 上午9:05

六天能換取十萬條生命? 台舉行記者會倡修訂法例:在墮胎前至少思考六日

宗教界人士認為,胎兒以及婦女的生存都應當受到尊重。教育團體認為,台灣目前的法律讓青少年逐漸腐化,性氾濫、不尊重生命、道德敗壞等現象層出不窮,所以要教育下一代,建立尊重生命的觀念,千萬不要輕率墮胎。以台灣每年約30萬墮胎人次計算,若能增設六天足夠的思考期間,按照歐洲國家的經驗,台灣每年應該能挽救至少10-15萬個胎兒的生命。

2005年4月25日星期一 上午6:04

調查發現香港40萬人患抑鬱症 禱告交托是良藥

中文大學的調查發現,香港成年人的抑鬱症,病發率為8.3%,以全港人口推算,即過去一年全港有40萬人患上抑鬱症,比率較20年前上升四倍以上。本報訪問了香港基督教循道衛理聯合教會李炳光牧師,他表示,最重要的是禱告,把事情交托給神,信靠神,消除內心的憂慮和不安全感。牧者要耐心地和他們談話,瞭解他們的情況,和他們分辨,禱告,解決。

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安樂死與安寧療護」研討會
2005年4月16日星期六 上午11:04

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安樂死與安寧療護」研討會

(台灣報導)4月16日,在馬偕醫院福音樓九樓大禮堂舉行了全國基督徒醫學倫理研討會,由路加傳道會主辨,題目為「安樂死與安寧療護」。分別討論了以神學角度看安樂死,安樂死的倫理爭議,以及安樂死的歷史與現況。安樂死與安寧療護的問題,再一次讓人反思到生命的來源和價值,最後想帶出的是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2005年4月7日星期四 上午4:04

明光社不滿影視處對雜誌投訴的處理手法

明光社上月呼籲市民向影視處投訴第81期《東週刊》「高鐘妓女」報道,影視處在3月21日的回覆是「根據經驗,審裁處不會將此物品評爲第二、第三類」,拒絕把這篇報道去送檢。明光社對此非常不滿,認爲影視處沒有做到影視處的責任,希望大衆表達反對的聲音,繼續投訴。

明光社呼籲投訴Mabelle廣告和《東週刊》
2005年3月25日星期五 上午12:03

明光社呼籲投訴Mabelle廣告和《東週刊》

近日,明光社發出兩項投訴呼籲,呼籲市民向Mabelle、東華三院及平等機會委員會投訴Mabelle「今日女性精神:自動獻身」主題的廣告,另一項是向影視處投訴第81期《東週刊》「高鐘妓女」報道。呼籲信斥責此廣告和報道意識極為不良。

2005年3月19日星期六 上午10:03

維護家庭聯盟發起反對「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 登報聯署行動

維護家庭聯盟發出反對「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 登報聯署聲明,計劃在4月22日前收集市民的簽名,然後在4月29日在明報刊登。維護家庭聯盟在聲明中再次表明的堅決反對「性傾向歧視」立法的立場,並再次強調此立法對社會的深遠危害。

2005年3月11日星期五 上午9:03

台灣教育部推動性別平等法 同志教育納入學校課綱

3月2日,台灣教育部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研訂的「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公佈,兩項子法明定性別平等涵蓋多元性別,各級學校課程綱要應納入同志教育等性別平等教育內容,建立安全校園空間及繪製校園危險地圖,軍警學校也準用這些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