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會中國宗教自由聽證會 關注基督徒及其他信仰群體現狀

美國國會11月20日召開了一場聚焦中國宗教自由狀況的聽證會,包含多位國會議員、前任國際宗教自由大使以及來自基督教、伊斯蘭教和藏傳佛教等群體的受邀代表。會議探討了中國信仰群體所面臨的挑戰,並討論美國及國際社會的應對方向。

聽證會上,來自北京錫安教會的金明日(Ezra Jin)牧師的遭遇成為與會者關注焦點之一。其女兒金婷婭(Grace Jin Drexel)在證詞中詳細描述,10月10日,包括金明日牧師在內的錫安教會27位牧者和教會領袖因宗教原因被中國當局拘押,目前仍有18位領袖在押。她介紹,錫安教會自2007年成立以來,憑借公開、透明的管理和扎根本土的信仰實踐,迅速成長為中國新興城市家庭教會的重要代表。近年來,隨著宗教管理政策趨嚴,錫安教會線下場所被查封,成員曾受到包括工作、住房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連帶壓力。面對壓力,教會逐步發展線上與分布式聚會,保持著群體信仰生活和關懷網絡。Grace在陳述中強調,信仰群體內部的堅持與文化關懷,讓許多基督徒即使在挑戰下也未失去盼望。

會議還聽取了資深宗教自由倡導者Sam Brownback大使的證詞。他呼吁美國政府將宗教自由議題納入國家安全戰略,強調中國宗教群體現狀不僅僅是人權議題,更關乎全球價值體系與地緣安全。他特別指出,中國不同信仰群體受到的一致性高壓,包括基督教、伊斯蘭教、藏傳佛教、法輪功等,並提出通過全球合作,以及對關鍵相關人士實施有針對性的經濟制裁等建議。

穆斯林社群人士Ismail Juma則從中國穆斯林社區視角出發,詳述了近年來涉及清真寺被拆、宗教語言與文化表達受限等狀況,並指出相關政策對全球穆斯林社群和國際關系帶來的現實影響。

藏傳佛教代表同樣闡釋了中國政府對藏傳佛教寺院日常活動的介入,及其對中印等鄰國地區文化安全的間接影響。他建議美國等西方社會在多邊外交與政策協調中,持續關注藏區宗教自決及文化保護。

對華援助協會創辦者Bob Fu博士則以實際案例補充了中國基督教群體當前面臨的司法壓力和信仰實踐受限,包括多地牧師因教會組織或參與活動被定罪判刑。他建議美方繼續推動宗教自由相關立法,關注中國宗教難民和因信仰受壓迫的案件。

針對如何持續關注和支持宗教群體,部分政策專家提出,美國等自由社會可以通過多邊合作、外交對話、適度法律與經濟工具,積極反映宗教自由議題。部分與會者還建議美國政府在高層會談中應繼續關注信仰者的人權境遇。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