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巴戰爭自上個月達成第一階段停火協議,雙方交換人質及囚犯後,坊間不少輿論討論這場戰爭能否最終達至永久和平。恩光書院Patreon自學平台本月推出全新系列《以巴衝突的解說與調解》,分析以巴和解的可能性。
恩光書院Patreon自學平台於2023年10月推出,為基督徒及有興趣探求信仰人士而設,以信仰眼睛看世界,將基督教信仰結連於生活大小事。系列主題包括:介紹影響世界的組織和人物、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看見信仰、聖經中的經濟學、中國企業家實踐召命等,最新系列是以巴衝突的解說與調解。
整個系列共八集,逐步解釋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雙方互不相讓的原因。第一集探討歷史上不同國族統治和居住在巴勒斯坦的背景,指出雖然宗主國改變,許多百姓仍世代居住於此,而離開二千年的以色列要返回巴勒斯坦復國,需公平處理當地百姓權益並讓周邊國家安心。
第二集從聖經角度分析古代以色列的立國與滅亡,說明以色列人得以在巴勒斯坦立國本是神要建立以神為王、以誡命律法管治並反映神公義與慈愛的國家,但以色列未能做到而腐敗亡國。
第三集講述亡國後以色列人二千年流散世界的慘痛經歷,估計有800萬以色列人死於迫害,這創傷使他們返回巴勒斯坦建國後,事事以自身安全與利益為考量,對巴勒斯坦百姓及周邊鄰國作出過敏和過度強烈的反應。
第四集剖析一戰前後的中東國家與巴勒斯坦百姓處境,相對於埃及、敘利亞、約旦、伊拉克、黎巴嫩等國,巴勒斯坦百姓一直被忽略,西方列強特別是英國為自身利益,操控巴勒斯坦百姓建立獨立國家的權利,造成日後以色列與中東國家及巴勒斯坦百姓的衝突。
餘下四集將以聖經視角探討如何拆解雙方堅持的障礙,以及以色列復國與世界末日預言的因果關係。全系列將於12月完整播出,第一集已經於11月初開播。
恩光書院行政主任馬漢強(Howard)親自撰寫及擔任主播,他向本報表示撰寫這個系列是因為坊間有太多資訊而且立場各異,令人越看越迷失。因此此系列內容重點不在詳細資料的陳述,而是以結合歷史、地理、政治、文化、宗教信仰綜合視角去敍述。
「聖經早已提示我們應如何面對這類複雜議題。」他說:「以巴衝突一天未能和解,雙方平民百姓便繼續受苦受害,因此希望跳出框框,以『調解者』的態度看待以巴雙方,不預設立場,抱著認識和明白雙方歷史,以至能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因由。之後,再尋求更超越的智慧——聖經視角,不是簡單的以『愛你的仇敵』叫雙方和解,而是思考耶穌基督在聖經中的教導,如何能適切化解以巴雙方的百年衝突,讓大家都願意放下堅持,達致和解。」
基督徒因信仰淵源特別關注這場戰爭,馬漢強指出信徒面對這議題時頗為難。「若批評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百姓不公義,有人指責你不信聖經、不愛神的選民;若說以色列立國是神的心意和計劃,教外人會指責你麻木不仁,眼見以色列迫害巴勒斯坦百姓還偏幫以色列;若說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對以色列攻擊是『忍無可忍』的表達,又有人會指責你支持『以暴易暴』。」
馬漢強說:「所以我選擇以『聖經視角』看以巴衝突。這個系列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讓人知道神愛世界每一個人,不單只是以色列人,也包括巴勒斯坦百姓和世界各邦各族。耶穌願世上每一個人,都成為保羅提到的『以色列人』,願「以色列家」人人都得救恩,這『以色列人』不是按祖宗、肉體,而是相信耶穌和跟從祂教導的世人。」
詳情請參閱恩光書院網頁:https://www.lumina.edu.hk/patreon?lang=z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