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分析北美青年離開教會的六大主因 編輯室 2011年10月11日星期二 上午7:00 如何減少青少年流失是教會及基督徒家長們都非常關注的話題。巴納調查就此進行了一項為期五年的研究調查,針對那些在少年時期仍固定上教會但在15歲後離開的青年,分析他們離開教會的原因。 於9月底發佈的調查結果發現,並無單一的原因導致青年離開教會,但有6成青年是由於以下六大原因而永久地或長時間地斷絕教會生活的。 一、教會是過分受保護的環境 有四分之一18至29歲的年輕受訪者認為,基督徒常將所有教會外的東西「妖魔化」,18%受訪者認為教會過分擔心世俗電影、音樂和電子遊戲的壞影響,有22%受訪者甚至認為「教會拒絕正視真實世界中的問題」。大部分年輕的基督徒相信,信仰應該要跟他們所活著的這個世界有直接的關係。 二、年輕基督徒的信仰體會不夠深 第二個年青人離開教會的原因是,他們認為教會生活總是缺乏了一些東西。三分之一人表示「上教會很沉悶」,其中24%人認為「信仰跟我的個人興趣和事業無關」,另有20%說「在教會生活中並沒有感受到神的同在」。 三、基督教與科學互相衝突 三分之一有基督教背景的青年人認為「教會是與人們所活著的科學世界脫節的」。35%受訪者表示「基督徒自認為知道所有的答案」,甚至有25%受訪者認為一些聖經解釋是反科學的,特別是有關神的創造與進化論之間的爭論。 四、教會對性方面的教導是過分簡單和急於論斷的 在色情氾濫的文化潮流中,教會要求年輕人守貞和過聖潔的生活,對他們造成了一定的壓力。特別是現代人普遍晚婚,其實很多年輕基督徒跟非基督徒一樣有非常活躍的性生活。六分之一的受訪青年人表示「當他們犯錯的時候,教會即論斷他們」。而且,有四成受訪的青年天主徒認為,「天主教會對避孕和性的教導已經不合時宜」。 五、年輕基督徒對基督教的排他性感到矛盾 新一代美國人在一個提倡開放、共融和接納的文化中成長,他們希望與身邊的人和環境找到共同點。三分之一年輕基督徒覺得教會排斥其他宗教,因此他們被迫在朋友和信仰之間擇其一。另外,五分之一受訪者形容「教會好像是鄉村俱樂部,只有內部的人可以參加」。 六、教會對心存懷疑的人態度不友善 年輕基督徒說,教會並不是一個容许懷疑的地方。36%受訪者表示,他們不敢在教會提出一些生活上最迫切的問題,還有18%受訪者感到「信仰未能幫助他們克服憂鬱症及其他情緒問題」。 巴納調查在2007至2011年之間,在網上訪問了全美範圍內1,269位年齡介乎18至29歲的青年,他們有的現在上教會,有的則沒有,但他們都曾在少年時期有活躍的教會生活的。 本研究調查主任兼巴納調查主席David Kinnaman解釋,教會青少年流失的原因是,大部分的教會只懂得牧養成長較為「正常」的青年,即那些在30歲前就離開家庭、上大學、找工作、結婚生子的人。可是,現代社會上有很多青年都延遲了經歷這些生命的重要里程或者把次序倒轉了,因此他們對生命所要提出的問題不再一樣,而教會並沒有準備好去牧養他們。 Kinnaman補充說:「教會並未準備好去處理這種『新常態』,教會只樂意花精神在那些有孩子的年輕夫婦身上。與此同時,時下的青年可通過資訊科技與世界接觸,很容易接收到世俗所傳達的觀念,形成他們漸漸與教會疏遠,對於基督教和聖經的權柄也越來越懷疑。」 Kinnaman建議教會更多關注年輕人真實的需要,努力維繫年長一輩與新一代之間的關係,好讓整個屬於基督的社群能夠一起成全神的旨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