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11月19日為「國際男人節」(International Men's Day),為源自1992年全球性節日,旨在肯定男性在家庭與社會中的貢獻。對基督徒群體而言,這節日更成為反思男性在信仰中獨特的角色。
國際男人節近年獲受全球範響應,來自大洋洲、加勒比海、北美洲、亞洲、歐洲與非洲的個人與團體紛參與慶祝。節日設立的宗旨包括關注男性身心健康、促進性別平等,以及樹立男性的榜樣。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女性與和平文化主任布賴內斯(Ingeborg Breines)公開肯定此節日的價值,稱其「有助推動性別平衡」。
在中國大陸,自2003年起出現設立「八三男人節」的倡議,由《時尚健康·男士》雜誌率先提出,建議日期定於8月3日,將國際婦女節日期的數字倒置。2010年《中國日報》調查顯示,超過八成受訪者支持設立男人節,主要理由包括男性承受較大壓力,而婦女節女性享有半天假期,男性卻無相應待遇。
香港曾在2010年以「Blessed Are The Men」為主題慶祝國際男人節,讓男性免費搭乘昂坪360纜車。
線上聖經平台Bíbliaon特別整理44個基督教與國際男人節相關經文。根據聖經教導,男性被賦予特殊的責任與使命。彼得前書3章7節提醒丈夫要「按著知識和妻子同住,敬重她」;歌羅西書3章23節則鼓勵「無論做什麼,都要從心裡做,像是給主做的」;提摩太前書3章2至4節更明確指出男性有監督的角色,必須「節制、自守、端正,管理好自己的家,使兒女凡事端莊順服」。
對基督徒群體而言,「國際男人節」為反思男性在信仰中獨特角色的日子。這一天是感恩男性在社區、家庭和教會中做出積極貢獻的時刻,鼓勵男性培養謙卑、慈愛和服侍等美德,以體現耶穌基督的愛與教導。




